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影视赏析 > 文章内容

《银饰》[电影](2)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6-30 阅读: 在线投稿

《银饰》[电影]

《银饰》[电影]

 第一部反映同性恋真情的戏

电影《银饰》中,王同辉饰演男主角之一--一个从小被当成女孩子养的富家子弟,也是一个同性恋者。王同辉说黄健中是个精力非常旺盛的导演,永远看不到他在片场有疲倦的时候,"黄导工作很严谨,却十分有激情,我们常常被他的热情所打动。"虽然"事件"刚过,但片场中丝毫看不出黄健中受了任何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女性化特征明显的民国男子,黄导让王同辉看了不少旦角的戏曲段子,王同辉自己也找来了《费城故事》和张国荣的《霸王别姬》等同性恋题材的作品来观看揣摩。

一个有着《霸王别姬》影子的梨园故事,一段多少涉及同性暧昧的三角爱情,10年前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剧本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流产,10年之后终于在黄健中导演的手下破禁而出。 

《银饰》中男主角的旦角造型与《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颇有几分相似,并有不少女性动作的要求,男主角王同辉说:"一开始接这部戏有些担心,这样一个角色多少会招来非议,但现在社会对这样的倾向开放很多,其实是很个人的问题。"对于片中同性感情倾向的演绎,王同辉表示并没有太多出格的地方,"感情通过眼神流露",没有同性之间的激情戏却非常精彩。

《银饰》[电影] - 赏析

《银饰》[电影]

《银饰》[电影]

 周大新的作品善于表现人在艰难中的美好和善良,并且其情节完整流畅,《银饰》也不例外,这就与著名的第三代导演黄健中善于以内蕴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挖掘“非人环境中的人性的优美与善良”的艺术风格实现了天衣无缝的对接和完美的契合,从而得以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语法勾勒出苦苦挣扎于欲望 “沼泽”中的人的人情百态。
电影的改编忠实于原著,大到主体思想的一脉相承,小至人物台词大多从原著中择摘而出,然而仔细观照之下就可探得其中新的深蕴。导演采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阐释、渲染片中的情节与暗涌于内心深处的情绪流。

电影开场就是碧兰在梅林中的一段独白:“……文人说它是孤根独暖的性格,有句诗说得好‘不愿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正是对自我性格的定位。影片开始时银饰铺一场戏中导演从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告诉观众:碧兰是“江阳城的花中魁首,明德府的长媳、大少奶奶”,这一定位呈现出碧兰身上的理性与欲望的必然的激烈冲突。碧兰年轻貌美,生命力旺盛,渴求情欲的释放无可厚非,然而明德府的大少奶奶、长媳这一身份又限制了她的情欲的尽情释放。由于吕道景性别错位,无法与碧兰在肉体上结合,而吕敬仁作为伦理秩序的代言人和卫道士,在心理上又压抑着碧兰的情欲,所以,从十六岁进入吕府,七年中受尽煎熬折磨的碧兰只能如腊梅般在弥漫着寒气的明德府中孤根独暖。由此腊梅意象成了碧兰的表征符码:片中碧兰不停地绣腊梅花,这就诠释了碧兰与腊梅意象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从而引发观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冬去春来,腊梅凋谢,落英随流水而逝,也正喻示了吕敬仁为维护伦理道德秩序及个人颜面声誉的阴谋悄然而至。这个巨大而又无形的阴谋吞噬了威胁到他个人欲望的其他人的本能欲望,同时给碧兰带来一连串的摧残,最终使她如腊梅般陨落,并随流水远逝。碧兰与小银匠在梅林媾和时对大片梅林的大场景俯镜头拍摄以及后来镜头在梅林中的快速穿梭都隐含了碧兰这一人物与腊梅意象间的深层内蕴。碧兰短暂的一生与腊梅互相做出了终极阐释:碧兰冲破了所谓的虚伪空幻的伦理道德秩序,由以最初与小银匠偷情为表征的被压抑女性身体的觉醒转到后来的女性要求自我主宰命运的意识觉醒(片中她对小银匠述说了一个梦:“吕敬仁不当官了,我与吕道景离婚了,她的父母也不再管了……”),虽然这是她主观上想象性地实现(最终还是被现实残酷的顽固势力所扼杀),却是当时女性自主意识的突破和飞升,真不愧是“不愿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部影片实际上是一场因个人欲望间的冲突、撕扯而引起的人性悲剧,最终吕敬仁借助于强势政治权力,打着维护封建道德伦理秩序的幌子,放纵自己维护个人声誉的极端欲望,吞噬了有损于其声誉的一系列相关欲望。悲剧中罗织了一张巨大的欲望之网,银匠父子、吕道景、碧兰、吕敬仁的欲望都相互冲突:碧兰与小银匠对情欲的渴求,尤其小银匠对性欲的宣泄与放纵和老银匠子承父业、扩展门面的欲望产生冲突。吕道景对银饰的欲望以碧兰十天半月供给他银饰为纽带与碧兰的情欲相连接,而吕敬仁为维护个人声誉的欲望,吞噬了这一切对每个个体而言无法压抑但又无可非议的本能欲望——对儿子的欲望以淫威施压让其强制压抑,对儿媳与小银匠通奸的事更是煞费苦心,炮制出一个蕴满了极端变态欲望的巨大阴谋,借碧兰之手杀死小银匠,这间接毁灭了老银匠的欲望,又借老银匠为儿子、为破灭欲望的报复杀死了碧兰,最后用谎言(碧兰因小产流血过多而死)和隆重的葬礼来攫取更多的家族声誉(用银粉重刷明德府匾额)。但这些表征性声誉的获得并非吕敬仁胜利的标志,老银匠服毒自杀前的忧愤呐喊:“明德府啊明德府”,吕道景凭吊碧兰时说:“碧兰,是明德府害了你!”,尤其片尾吕道景满戴银饰身着女装在秋风萧瑟中静静死于碧兰坟前,手留遗书:“我不做明德府的人。”,这些都痛快淋漓地撕扯着以封建伦理道德秩序为支撑体系的明德府的虚伪面具,到此吕敬仁、明德府、封建伦理道德秩序也都已体无完肤。由此可见,人性或好或坏,在陷入欲望的“沼泽”后无论怎样殊死挣扎都难逃没顶之灾,这样结尾将主题高度升华,契合并满足了观众内心深层的审美期待。

影片电影技巧的运用与情节的发展、主题的阐释和情感的抒发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导演拍摄人物时少用全景,而多用中近景以及特写、大特写,正是为了从人物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来呈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律动,带给观众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与片中人物的精神共鸣,使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来获得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以深重的蓝黑色为主色调而少有亮色,既充分营造出压抑、阴郁的气氛,又作为碧兰欲望释放的底色和后置背景,凸现出欲望自由挥洒的煜煜光彩。以哀怨、幽咽的竹笛声作为背景音乐不断重复,伴随夜晚不绝于耳的猫头鹰凄惨的唳叫,使压抑、阴郁的氤氲化作丝丝寒气渗入血液,直抵心灵深处,透入骨髓弥漫于全身,而高亢激昂的小提琴协奏、女声的深情哼吟,又是为小银匠与碧兰尽情挥洒生命本能的自由的高歌与吟唱,既表达出创作主体的认同,更易引起观众想象性的情感体验。

导演采用了隐喻与象征性手法阐释情节的内蕴及影片中随画面、镜头、音响、人物关系的转折起伏而涌动着的情绪暗流。碧兰与小银匠媾和时大片梅林的舞动,正喻示了不可压抑的情欲的频频蠢动,对欲望不羁的宣泄与释放的高度认同。明德府前深黑的威风凛凛的石狮也正是压抑、吞噬欲望的表征。影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关系的设计也十分考究。碧兰和小银匠在梅林媾和时,夜晚的幽静静谧,弥散着腊梅清香氤氲的梅林深处与尽情享受生命本能,酣畅淋漓挥洒情欲与激情的凡间男女,实现了近于完美的水乳交融。吕敬仁对吕道景淫威施压的场景则必然与高悬“忠孝节义”“道德伦常”匾额的书房形影相随,匾额是压抑欲望的伦理秩序的象征并渲染、烘托出严肃、压抑的气氛,与情节所要体现的内蕴实现了契合。

《银饰》[电影] - 影评

  • 上一篇:《最后的武士》[电影]
  • 下一篇:百部情色电影精品鉴赏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