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茅盾民国时工资曾低于徐志摩 因没有留学经历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5-06-24 阅读: 在线投稿

原标题:茅盾民国时工资曾低于徐志摩 因没有留学经历

工资按甚标准发放?阿Q曾做梦,梦见他闹革命胜利后,“元宝,洋钱,洋纱衫”,想要啥,就有啥,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秀才娘子的宁式床要两张”,阿Q梦是:工资按想分配。阿Q想的按想领工资,是美好的,实现起来却遥遥无期(按捞分配,有点按想分配意思,却到底上不了台面)。我们的工资发放,概念名是按劳分配,也是概念多于实际,比如说莫言的《红高粱》改成电视剧,莫言据说领了稿酬1000万,而演员周迅呢,演出费是3000万,这里怎么来算按劳分配?我们普罗大众多半是按职务分配,按职称分配,按资本分配,按文凭分配(本科生与博士生,不一样),按贡献率分配,按底薪加提成分配。

民国以后,有一种分配,不太好命名,姑且谓为按土洋分配吧。这分配起自民国,至今好像还有这种分配的影子在,尽管不曾给命名。

且看几位民国名家参加工作后的工资吧。

1916年7月,沈雁冰(茅盾)进入了商务印书馆,当了一位编辑,他的工资是每月50元,工作了好些日子后,增至100元;5年后,田汉当了中华书局的编辑,他实习期工作比沈雁冰翻了一倍,第一个月就领取了100元;再后不久,徐志摩也来了十里洋场,同样干起了编辑活计,其工资是200元。

几位名家工资数目不高,而含金量不低,据陈明远先生在《文化人与钱》里考证,1927年上海市小学教师月薪是41.9元,编辑们工资大大高于教师收入;也是陈先生考证,其时一元大致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3元~40元,这么一算,沈雁冰与徐志摩们工资非但不低,还可以说算是高的。

茅盾、田汉与徐志摩其工资为何差?都是在十里洋场,干得都是同一活计,虽则是不同单位,但差别何搞这么大?单是因为市场?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名气差别并不大,市场所占份额,估计商务还大些;徐志摩不在这两出版社,他是《文学月刊》当刀斧手,文学类刊物,当时也并不比两家出版社有市场,但他的工资却比两位都翻倍,这又是何故?

陈明远先生考证了,沈雁冰工资低,盖因他当时是“土鳖”,国内大学毕业的,不那么值钱;而田汉任编辑,他有洋学历,他在日本留过学;徐志摩也是留学生啊,何故高他一头?徐志摩不同,他从英国“轻轻地我走了”,虽没“带走一片云彩”,但回到国内捞金来了,身价大不同了。茅盾与田汉,是按土洋搞分配,田汉与徐志摩按的是洋洋分配——东洋与西洋,分配也是差别蛮大的。民国时期有个说法,西洋的海归,叫镀金;东洋的海归,叫镀银。

真有这种分配体制?1927年,20出头的张光人,来到了江西省党务学校谋差,也当上了学校的编辑,他领的工资是月资60元。与茅盾参加工作初比,他多了10元,但是时间差是11年,除却通胀因素,工资未必比茅盾高。

1        


  • 上一篇:袁世凯的礼贤下士曾向慈禧身边的太监请安
  • 下一篇:揭朱镕基传奇身世之谜乱世孤儿乃是朱元璋后裔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