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央视“国脸”更替是审美疲劳还是风格创新?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5-06-08 阅读: 在线投稿

  

  李修平是享有“国脸”美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席女主播,她已经在《新闻联播》的播音岗位上工作了26年之久。52岁李修平的荧屏形象依然年轻,凭借她清新端庄的气质,她完全可以继续在《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位置上继续待下去,但她选择了退居二线,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这都不是一个坏的决定。和张瑞英、张宏民退居《新闻联播》幕后一样,李修平告别《新闻联播》也吸引了舆论关注…

  “国脸”年轻化是硬性指标,还是顺应时代要求?

  “国脸”并非官方称谓,老百姓以及媒体一般将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称为“国脸”。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仅代表了央视,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赵忠祥就曾说,他们代表了国家的形象。郎永淳也曾表示,“一定是经得起业务锤炼、政治考验,一定是在播新闻的群体里面,值得信任的一批人。

  《新闻联播》名称于1978年正式启用,共经历了20余位主播。其中,邢质斌、李瑞英、李修平、罗京、张宏民、王宁等六人曾被大家戏称为“老三对”,他们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直轮流出现在主播台上,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国脸”。

  继李瑞英、张宏民退居幕后之后,《新闻联播》另一元老级的播音骨干李修平也告别播音一线。李修平最近一次出镜是在3月5日,此后除了参与幕后的配音工作外便再未出镜,这难免让人猜测其个人的工作动向。郎永淳在他微博中介绍,央视去年制定规则,《新闻联播》主播满52周岁要退到幕后。因此“春节过后,刚到52岁的修平姐主动要求告别辛勤播报26年的主播台,今天起转到幕后做更多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工作了。

  据了解,李修平退出后,《新闻联播》播音组剩下7位主持人,分别是:王宁、康辉、郭志坚、郎永淳、海霞、欧阳夏丹、李梓萌,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

  年轻主播多为“尖下巴”,“国脸”标准被打破?

  虽然是出镜主播,但《新闻联播》播音员并不要求貌若天仙。业内人士透露,“太漂亮反而会影响观众接受新闻”。只要求端庄大方,在电视屏幕上上相就行。这个上相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眼睛一定要有神。在具有合格外形、良好嗓音、过硬专业技能、情形的头脑以及应变力的前提下,网友总结了“国脸”三大标准:首先,播音速度快在客观上决定了主播需“大嘴”。《新闻联播》一分钟的要求是300个字,如果主播是樱桃小嘴,就会因振幅过小而频率过快,显得不严肃,有碍观瞻。其次,“大眼”主要是因为新闻播报无法给主持人特写镜头,所以一对大眼就成了给主播加分的选项。 “小鼻子”则是因为整张脸上只有鼻子是可聚焦点,太大了自然要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有网友分析,以李娟、赵忠祥为代表的第一代《新闻联播》主播,脸型偏圆,给人亲切大方的感觉;到了邢质斌、王宁、李瑞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主播,脸型偏向“国字脸”,面部有很强的棱角感,给人严肃、专业的感觉。如今,新一代主播全面来袭,脸型偏瘦长,多为“尖下巴”,给人时尚、活泼、清新的感觉,如2011年新加入的年轻主播欧阳夏丹、郎永淳。

  事实上,主持人日渐年轻化,是整个央视新闻主播队伍的趋势。凌晨三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甚至大胆启用实习主播,已经亮相的七位实习主播中,不乏相貌出众的英俊小生,受到诸多年轻女性网友的追捧。其中与韩庚有几分神似的胡悦鑫获赞“最帅主播”,浓眉大眼的王言则被评为“一脸正气”。

  播报风格需高度统一还是可以因人而异?

  除了年龄日渐年轻,《新闻联播》主播的风格也日渐轻松活泼,逐渐取代以往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高冷”主持方式。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结尾时,主播玩起了浪漫,向全国观众“表白”:“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去年春节,《新闻联播》主播还在结尾作揖“卖萌”向观众拜年……有网友认为,这些萌态可掬的举动,让老一辈主播来做有些违和,或许这也是央视新闻主播队伍急需更新换代的原因之一吧。

  央视《新闻联播》历代主持人播报风格

  1.第一代主持人的播报风格

  赵忠祥的播报“字正腔圆”,声音浑厚、态度严谨,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当时设备、服装极缺,赵忠祥在播报新闻时,字字咬紧,发音准确,声音浑厚但音调偏高。

  同赵忠祥一样,李娟的播报风格也是以严谨为主。她虽然音调有所下降,但是听上去还是让人觉得在宣读政策,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高、平、稳”。音调略高,情感平淡,气息平稳,不过这样的播报方式倒是适合当时的受众要求。《新闻联播》的权威形象也由此产生,它是一档新闻节目,而新闻在当时也正需要这样一种威严才显得有可靠性。

  2.第二代主持人的播报风格

  李瑞英是当时最具潜力的《新闻联播》主持人之一,刚柔相济,在播报新闻时,既端庄严肃,又亲切可人。在眼神、语气紧舒、发音咬字等方面都非常到位。主持风格端庄、大方、得体,服饰简洁、庄重、典雅,播音自然流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圆润。

  李修平是当时最具观众缘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其出众的气质、甜美的长相,显得更加温柔亲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渴望表达,渴望一种“平等”,而李修平就很好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以一种“平视”的态度来播报新闻,告诉人们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向下传达国家的政策方针,向上传达民声。

  罗京的播报风格大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昂扬、稳健、儒雅、庄重”。他的播音风格刚柔相济、亲切朴实、爱憎分明、严谨生动,并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又将这种风格很好地发展成受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式新闻播音法。

  王宁和张宏民播报风格亲民,对象感强,逐渐尝试用“说”的方式播新闻,减少了生硬的“播报”方式。在播报每一条新闻内容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每条新闻都语气相同,而是在一条条的新闻之间加入了更多的个人理解与情感。例如在播报会议内容时,会显得比较庄重,在播报国际新闻时,如是好消息则会比较轻快明朗。

  3.第三代主持人的播报风格

  康辉作为一名老主持人,主持经历比较丰富。也是这种原因,康辉的播报风格更加睿智和活泼,深受年轻人的喜欢。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声音洪亮,很有知识涵养。这两个特点结合,增加了新闻播报的可信度。

  而郭志坚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标准的“新闻脸”,帅气的外表,沉稳大气。特别是播报新闻时嘴角偶尔的微笑让观众感觉到非常亲切,被公认为“以冷峻严肃为主要面部表情的央视播音员中笑容最多的一个”。

  海霞很好地传承了前几代《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优点,相貌端正、吐字清晰、声音清亮、端庄大方得体。她在播报新闻时,利落干脆、大气稳重、重点突出、错落有致,听着好像语速极快,却字字入耳,让人容易明白新闻的内容。在镜头前她儒雅、含蓄又不失热情大方,既体现了团结紧张,又彰显了严肃活泼,声音悦耳清亮,似清泉一般流淌。

  4.第四代主持人的播报风格

  2011年9月25日晚,郎永淳与欧阳夏丹正式在央视《新闻联播》中亮相,标志着《新闻联播》第四代主持人的诞生。

  郎永淳浓浓的书卷气息深受青年观众的喜爱。声音干净清晰、富有磁性,稳重大气却又不失亲切,独特的“郎式风格”播音,更加突出“说”新闻的特点,使央视《新闻联播》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快速的口语化播报,涵盖更多的信息。

  欧阳夏丹长相清新端庄,声情并茂的播报给《新闻联播》加入了不少新元素,减少了《新闻联播》式的固有话语模式,比如以往的惯用句型“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在欧阳夏丹的口中就成了“我们来看一条最新消息”,让人听起来自然而亲切。《新闻联播》播报风格由原来的“播报”转化为“交流”,主持人风格则从“权威性”向“亲和性”调整。

  外国的“国脸”常青树如何坐镇收视率?

  印度

  41岁的萨尔德赛是印度目前最具名望和人气的男主播。他曾在《印度时报》干过7年,后加盟新德里电视台。刚加盟时,该台只有13名雇员。萨尔德赛与电视台一起腾飞,最终成为总编辑,手下有1000多名员工。2005年,萨尔德赛与TV18和美国CNN共同开办了IBN-CNN新闻频道。萨尔德赛坚信,要当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播需要先当一名记者,而且要有精力和热情跟踪最新事态发展、不断更新知识。他说,在节目中提问不到位或没说到点儿上时,他常想踢自己几脚。萨尔德赛认为,仅有漂亮脸蛋是不够的,主播必须从内心深处是一名沟通高手和优秀的记者。

  35岁的巴卡是印度新闻主播的大姐大,供职于新德里电视台。她的名言是“只要能使报道更真实,我愿意不受欢迎。”巴卡长得不漂亮,但是她以大胆、敏锐和活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巴卡认为,只有在现场报道中,主播与观众的关系才能加深。

  朝鲜

  李春姬出生于江原道通川,平壤话剧电影大学演员系毕业,从1971年2月以来已经担任了39年播音员。她还曾荣获作为朝鲜播音员最高荣誉的“人民播音员”称号和“努力英雄”称号。

  多年来,她在电视上一边谴责韩国、日本和美国,一边播报类似朝鲜两次核试验等军事成就的新闻,全权负责朝鲜的对外声明报道。《朝鲜画报》介绍李春姬说:“嗓音强劲有魄力,且号召力极强,拥有出众的口才,每当发表声明、讲话时,能让敌人们肝胆俱裂。”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的主播年纪都在三四十岁左右,通常已婚,且体型宽大,虽不会让人想到“帅哥美女”,却十分有亲和力。看当地新闻节目的一大乐趣是欣赏女主播常变常新的发型。由于天生短发,她们靠换假发套让观众眼睛一亮:今日还是头披短发的时尚女郎,明天就成了长发盘起的端庄淑女。

  由于技术原因,津新闻节目不时出现信号中断、噪音、报道顺序颠倒等错误,而这些主播往往面带微笑,用亲切自然的道歉化解尴尬。

  主播们不只念稿,他们时常把嘉宾请到演播室来段五分钟的对话采访,如请驻津伊朗大使阐述伊朗核问题,请国家艺术委员会主任谈文化政策等,那些绵里藏针的机智提问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精明能干。新闻节目通常是以主播之间的幽默对话来结束。

  美国

  麦克·华莱士

  无疑是美国任职时间最长,名声最为显赫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记者。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知名的电视新闻访谈 节目“60分钟”的主播,尽管主持方法和风格常常引起争议,但是他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他的长寿和名声,以及永远能请到 大人物作为他的采访对象的能力,这些都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播。华莱士与任何其他的著名人物都不同,他几乎是“60分钟”节目活生生的象征,他代表着一种长期以来具有独立风格而富有攻击性的电视节目的制作风格。他的面容,尽管已饱经岁月沧桑,但他那眼神依然是年轻的,充满活力,而他那威严 的嗓音仍是广播电视史上最独特的声音,这种声音在经历了60年的主持生涯之后依然没有衰老。的确,麦克·华莱士始终是“60分钟”节目的灵魂,自他开始担任主持的那一天起,就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守在电视机前,就是为了看一看他如何现身说法,看他将如何向那些大人物们抛出尖锐的问题。

  丹·拉瑟

  拉瑟在结束最后一次新闻播报之前说:“在过去24年的日子里,我们每天晚上都在这里见面,分享了许多东西。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拉瑟便投身入新闻节目的主持工作。人们喜欢提及那个年代,因为他现在老了——拉瑟是从事新闻报道行业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主持人。如果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你每晚都出现在美国人面前,播报新闻,而且还要在两个最顶级的新闻栏目“48小时”以及“新闻60分II”上每天露面,那么,每个人都会熟知你的名字和面容。而丹·拉瑟每天便是如此度过的。在广播新闻行业中,像他一样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可谓寥寥无几:开始将他作为一个顶尖的调查记者培养,后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而在此过程中,丝毫没有冲淡人们对他的可信度或是新闻报道的完整性。

  资料来源:

  新京报、人民网、青年记者、华西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

  • 上一篇:让人大跌眼镜的语文课本“怪象”
  • 下一篇:《查理周刊》封面漫画师辞职 称是个人选择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