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影视赏析 > 文章内容

八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5-05-21 阅读: 在线投稿

  一、我国艺术的病垢

  在文艺界,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几乎成了口头禅。但是,文艺作品的问题往往就是出在这个创作原则上。例如电影《金陵十三钗》,不能说它不是“来源于生活”,更不能说它“不高于生活”;但是,国外对它的评论基本上是:被美国批评家一致批评为虚假、造作、错乱……过多的关于这个骗局的笔墨,无论是从现实世界还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所以结局的可信度和力度都让人质疑(《好莱坞报道者》)等等。

  经过张艺谋大导演及其编剧将现实生活提炼和升华后,得出的艺术形象为什么会变成“虚假、造作、错乱”,“不真实不可信”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太迷信“高于生活”;深信通过艺术家提炼、加工、概括出来的“艺术形象”一定比实际生活本身更深刻、更强烈、更集中、更丰富、更鲜明,甚至更真实。在这里,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在对现实生活的升华、提炼和综合的过程中,加进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甚至是我国所特有的成见);已经不能看成是“客观存在”,而是变成了一种主观的“认识”或“意识”。它反映出的客观世界的水平和真实程度主要取决于作者的造诣、修养、人生观。公认通过这种升华后的“艺术”就具有“更高真实性”正是我国文艺作品存在弊病的症结。张先生经过四年策划和创作的《金陵十三钗》艺术却成为缺乏“真实性”的典型,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国从古至今的许多作品,都是打着“艺术真实性”的旗帜,却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真正的“真实性”。他们肆意的篡改事实和历史;例如被大家一致称颂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昇的“长生殿”将杨贵妃本是唐明王的“儿媳”妄改成“宫女”等等。具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却得不到诺贝尔奖,作品失去“真实性”这一严重弊病正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艺术的真实性是否需要检验?

  众所周知,“真实”是文艺作品的灵魂。“真实性”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有两种:(1)镜面表达:如报告、记事;如实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为原汁原貌的形象;(2)加工表达:如大部分的文艺作品,是通过创作者的综合、提炼、升华之后而产生的形象。当前我国的文艺正在步“美术界”的后尘,向近代抽象派的创作:“画什么,不像什么”迈进;背离实际生活和历史,胡编瞎演,还自吹自擂是“高于生活”!

  判别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仍然是需要用现实生活和逻辑推理来检验

  真实生活中,存在因陈旧的传统思想和习俗的熏陶、教育和洗脑之后,形成不少“变态”和“病态”的人和他们的轻浮、神经质或荒唐行为。虽然它们都是客观实例,但它们不代表真正的客观规律;因为他们不是正常的人,因而他们的思想、言行都属于非正常的状态。如果以他们作为作品的原型,必然会歪曲、背叛客观真实。例如《金陵十三钗》中豆蔻为心爱的王浦生去冒险取琵琶琴丝,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种痴情的少女。大连一位16岁的中学生单恋香港歌星张国荣;当张国荣自尽后,她也上吊殉情。由于被国内外的“经”[1、2]洗脑之后,青少年中出现不少的满脑子是西方十八世纪的“愚蠢观”,认为“就是人生的一切”、“的重要性超过生命”等等。在二十一世纪,张导仍旧将这种变态情节搬上银幕,结果被《纽约邮报》的评论认为是“情节都违背常理”。

  又如,13名妓女救女学生一事,实际情况是:不少人漠不关心,不愿意;在墨玉等女子的劝说下,基于下列理由,成为这些妓女的共同行动。她们认为:这些女学生被强奸后会活不下去,而“我们什么男人都见过”。具备这种思想的妓女已经是很高尚的情操了,但张导觉得还不瘾,还要拔高!结果在银幕上演绎出妓女们摔碎玻璃自制玻璃匕首,一副“荆轲刺秦”的气概;把原本不会引起妓女死亡的救援行动变成“杀身成仁”之举,完全违背了客观现实。

  可见,“作品的真实性”只是作家对“客观真实性”的一种“认识”,最终还需要由客观实际来鉴别;检验作家对“客观真实性”认识和理解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即“高于生活”的“超越”、“升华”必须通过客观实际来判别它的真伪,确定作品符合“客观真实性”的程度。这就是说,作家和艺术家不是上帝,不能“金口玉牙”!绝对不可能:说什么、写什么、编什么,现实生活就变成了它。

  作品的真实性(即的真实性)不等于客观事物;违逆和背离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创作就会失去作品的“生命”——真实性。简单说:作品的形象、演绎和对白等都不能违背和脱离现实生活、历史和科学。因此,艺术的“超越”、“升华”最后仍然要由现实生活、历史和科学来检验。经不起检验者,就没有“真实性”。

  这就是说,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只能取舍和修饰客观现象,不能伪造客观现象,弄虚作假。凡是有悖于现实生活、历史和科学的“超越”、“升华”或者“作品”,都是虚假的作品。作品“失真”就是作家“失去”了对“客观真实性”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文艺只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即的“提炼、加工、概括”不一定就否符合“客观的”真实性!影片《金陵十三钗》的主题和许多情节都经不起最终的检验,而被观众和评论者判为是虚构;它们失去真实性的根源就在于在提炼、加工、概括过程中偏离了客观的真实性,未遵守“忠于生活”的基本准则!

  综上所述,文艺创作不仅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且更需要忠于生活。“忠于生活”是开展“高于生活”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作品“真实性”的保证。

  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电影

  科幻片是美国电影的特色,无论在设备、制作技术,和人才等等各方面,其他国家很难赶超,变成本国的品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全球一体化运动中,如何保持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任务越来越突出和繁重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有两个领域:

  1)武侠片:从武术的发源、武打招式的创作、武侠小说的出版量、观众等,我国都具备优越性。凡是具有正义感,但又无力打击邪恶势力的人,都想在武侠片中发泄自己的愤恨和正义感,以取得心里平衡。所以,武侠片的观众不光是青少年。采取将近代电影科技大量地运用到武侠片(不是老用钢丝搞空中飞人)中,建立起我国独特的电影品牌和制作阵营。可惜,目前只有徐克等少数导演在坚持拍摄武打片。

  2)神鬼片:每个民族都有大量的神鬼,我国的神仙更多且神仙具有系列化的特色。用高科技把它们拍摄出来,令它们非常逼真,美不可言的仙境,变成真实的虚拟世界;像影片《阿凡达》那样,给人们以最大的视觉享受。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浪漫与赤裸(1)

  [2]安晓玲:浪漫与赤裸(2)

  • 上一篇:评“河清怒斥汉奸电影《金陵十三钗》”
  • 下一篇:体会领袖的平常一面——看《走进毛泽东》有感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