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古今纵横 > 文章内容

玄谈三国之智者篇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11-24 阅读: 在线投稿

  《三国演义》这部书成书的日子距今有好几百年了吧,里面的屈指算来距离现在更是久远到了千年以上,穿越这么些时空以后,书里的每一个情节、每一段、每一位人物都洗尽了铅华,正所谓“浪花淘尽英雄”,今天,他们无一不是本真的、无谓的展示在我们每一位读者面前,然而毕竟是“青山依旧在”,所以,哪怕直到今天,凡是能够静下心来咏读的“三国”的人,都免不了要对那些人和事或在心间或在笔端做一番自以为是的高明判评。我当然也免不了这个俗套,一遍遍地把这厚书读下来,无意识间就在自己心里形成了一些看法,有些甚至和之前已成了定式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比如在对某些人物的评判上就是这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在读“三国”的时候,就很喜欢给里面的人物排排队分分类,并且热衷于寻找他们的共性和各自独有的特点。“三国”人物有智有愚、有贤有懦,但要说到能够把自己的性情做到了极致的,我以为不外乎以下几位,所以我也认为他们几个应当是三国时期首推的智者。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位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名叫司马徽,双字德操(一个“德”字在三国时期是很吃香和很了不起的),书中说水镜先生乃“颍川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禹州一带的人物。

  水镜先生在三国演义里能够得以出场,看上去纯属意外,要不是‘蔡氏’们阴谋刘备这个皇叔,要不是刘皇叔的‘的卢’马“忽地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檀溪)西岸”,根本就没有他露脸的机会。但向来就是天意弄人,司马德操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刘备为了维护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名声,人前人后总是喜欢把见过和没有见过的贤达奉若神明,遇到这水镜先生当然也少不了是这幅心态。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刘备遭遇司马德操的过程。

  檀溪脱险之后,刘备似痴如醉,连他自己都免不了要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这就说明了刘备经此一番折腾侥幸脱险之后,马上便自我神化起来,内心里面免不了就有了‘天命舍我其谁’的优越感和神圣感。因此,接下来不论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要发一番起非凡之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当看到牧童横笛于牛背时刘皇叔就说‘吾不如也’,当听到牧童发言时就本能地到了‘惊问’的地步,可见其自命不凡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

  通过牧童的铺垫,司马德操有了一个很合适的出场环境。我们必须要承认司马德操是高人更是识得趣味的人(或者说司马德操因是识得趣味之人所以才是高人),他一见刘皇叔的面,便马上借刘皇叔藏在内心的那种‘什么感’玄机了一把,用不知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的童谣(我窃以为其实就是他自己捏造的)舒舒服服的拍了一番刘备的马屁,使刘备之命更加不凡,使刘备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命的不凡。

  我们知道世间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所谓‘善言’其本质不就是那些适合特定环境的好听话吗,刘备自然不会例到这点儿以外,所以就很喜欢和很高看了第一次因邂逅而不期谋面的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其实更知道自命不凡者其实更是彻头彻尾的俗人,所以一下子就挠到了刘备的痒处,你想刘备怎么能不舒服呢。只要有条件,人都喜欢把给予自己赞歌者拢在自己周围,刘备当然也想,所以就极力的拉拢水镜先生。这时,水镜先生的机会来了,但高人就是高人,人家水镜先生始终保持着一份非凡的清醒,他没有如常人预料的那样欢天喜地的投入到刘备的怀抱,而是用很合适很恰当的方式拒绝了刘备的邀请和高抬,用一串诱惑力十足的砝码压住了刘备心中那杆要秤一秤天下分量的大秤,而他——司马德操——水镜先生当之无愧的成了这杆大秤上面一颗定盘的星——甚至从此永远地亮着。

  司马德操知道追随刘备不会给他带来什么物质上的财富和享受,而能够给他物质财富和享受的人(比如孙权比如曹操)又不会和没有必要去理会他,所以他只在精神层面对刘皇叔做了这一次追随,值得称道的是这次追随经典而成功,既扬了自己的名声又没有受到劳累,俗话说‘青史留名’呀,就是到了今天又有谁敢说人家水镜先生这名留得亚于青史,所以这便是他的智,也是我能够称他为智者的一个原因。只不过水镜先生这个智乍一看上去多少显得有些“小我”,但为一凡人处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十分足矣。更何况这水镜先生又不是仅仅只有个小智在胸的人,这点从他确切了解到所谓的‘卧龙’即将出山时,知道发“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的感叹,就可以窥见一斑了。

  那么,你或许还会说这水镜先生只是个没有真本事的腐儒吧,我告诉你不是的,水镜先生是真有本事的,他之所以不事刘备而又要扬名立万,固然有他‘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私心在蠢蠢欲动,但他也知道把刘备辅助起来的同时,必会给世间带来更多的杀戮,所以他不出世其实只是他惜生的缘故,他只是在名利之间选择了一条自认为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已,我们不能责之,更不能怪之。

  三国时期的第二位智人,我以为是刘禅。大家先别着急也先别忙着反驳,听听我的理由再做决断不迟。

  一千多年了,一直流传着“扶不起的刘阿斗”这句话。那么,刘阿斗到底扶起扶不起,有没有人扶他,或者说有没有人真心实意的辅助他,我认为这才是这个关键问题之中的关键。对于一件事情的了解,可以分为初步了解和深入了解的阶段,那么对于各个阶段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甚至说是完全相反的。初通三国或者靠着道听途说去了解三国,我们可以认为“扶不起的刘阿斗”这句话是对的,不信你看那么多的人帮助刘禅守天下打天下,到末了,刘禅到底还是把汉家天下给弄丢了,他难道扶得起吗,是的,你如果是这样说,他——刘禅——当然扶不起,他甚至是一位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都深恶痛绝的人物。

  但其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首先,罗贯中对刘禅并不深恶痛绝,相反,罗贯中对刘禅其实是一直有着某种偏爱的,罗贯中一直是疼爱、可怜和惋惜、怜悯着刘禅的。不信的话,首先来看一下刘禅的出场——其实也就是他的降生。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罗大师当时写道‘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往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详见《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跃马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由此可见罗大师不仅不讨厌刘禅还给了刘禅不平凡的出身,甚至都让他还是在娘胎里的时候便有了日后做皇帝的基本。‘白鹤高鸣’也好、‘异香满室’也好、‘仰吞北斗’也好都说明这娃将来了不得,‘阿斗’的乳名更是透出万般喜爱。这段话里还有一帧偈语,那就是‘白鹤高鸣四十余声,往西飞去’这句话里面隐含着两层预示:一是说刘备的政权将建在西方(指四川在新野之西,而不是今天所说的西方),二是说蜀汉政权(也可以说是刘禅)只有四十几年的天祚。

  阿斗对于刘备蜀汉政权的建设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小时候刘备为了邀买人心,在赵子龙长坂坡大战以后上演了著名的‘刘备摔孩子’精彩片段,那个被摔的倒霉孩子就是刘禅同志。所以曾经有人这样说,刘禅其实是十分聪慧的,就是因为有了这一摔,才摔坏了脑子,变成了糊涂蛋。其实这是何其没过脑子的糊涂话呀,刘禅又何其无辜。他的父亲——刘备——为了自己基业(当然也可以说是汉家天下,因为那时候就是家天下吗),把自己的孺子怒抛于地,其实刘禅又何其无辜,但为了邀买人心的需要,必须摔,不过肯定是摔不坏脑子的,刘备何许人也,时代之枭雄也,自然不会真摔坏了自己儿子的脑袋。可见,刘禅还是在襁褓当中时,就已经为家国天下开始出力气了(那被摔后发出的哭声可是用尽了吃奶力气的呀)。

  被摔以后,刘禅归于沉寂,除了孙夫人要抱着刘禅(当时刘禅才是七岁的黄口小儿)跑回东吴那次事件以外,等再次正式提及(之所以说是被正式提及是因为在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和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先后为汉中王和皇帝时,刘禅作为世子和太子被分别提到过,为世子时刘禅十二岁,为太子时刘禅十四岁,均是一小小少年。这两次,刘禅没有发一言一语,所以说不是正式提及)时已经是刘备集团盛衰分际之时。关于这一点可以详读《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书——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在这回书中,作者把刘备这个只做了三年大位的皇帝的晏驾事、临终托孤事以及蜀汉新皇登基事遍述一番。刘禅毫无悬念地晋升为蜀汉新皇,这是禅之喜,但禅之喜其实远不如忧多。我们甚至可以说刘禅一登基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汉献帝第二,为什么呢?《三国演义》读上一遍,大家就都会知道,在刘禅为皇上的蜀汉国里,刘禅自始至终是做不得任何一件军国大事的主的,甚至就连他自己的身边人,诸葛亮丞相(哦,对的,应该是相父)也是想杀就杀。

  刘禅也是很囧的一个人呐,刘备临终托孤时,诸葛亮只带不是太子的刘备的儿子让他们父子间见上最后一面,至于太子儿子刘禅只能冠冕堂皇地留守皇都,还没有登机大位呢就被刘备遗诏“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登了基,做了大宝后,“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连皇后纳谁也是相父说了算。

  既然是国家吗,难免就要出些事情。果然,刘禅刚做皇帝八个月,“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明摆着,出事了。一出事相父就做起了秀,而且蜀国的边报都很懂事,在把兵事报告给皇帝之前,已经先报知了丞相。丞相却“数日不出视事”,相父不露头,当皇帝的屈尊去请,可没有想到的是使命去了半天,还是见不着丞相大人,只听“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打工的不请假就使着性子不上班,当老板的不敢责怪还派人请,打工的却仍然不给面子,这事要是搁在今天,早就被炒了鱿鱼了,可是那时的刘禅不敢,只能选择亲自到相府拜访慰问。明知道诸葛亮是在装大头蒜,但刘禅还是不得不又惊又喜地赞扬“相父果有神鬼不测之机也”。再往后,诸葛亮干脆把蜀国的军队往自己手心里面一握,找个带劲的地方那么一屯,有事没事的想活动了就坐上小车出去穷兵黩武一番,搞得刘禅这个蜀汉皇帝成了他的后勤供给官,国家成了他诸葛亮的自留地。

  纵观以上,刘禅窝囊废吧,刘禅扶不起吧。可是,朋友们,你们仔细想过没有,刘禅在蜀汉这个国度里有什么根基资本没有,答,没有,一点都没有。他没有他父亲那样一个牢不可破的班子底,他没有‘刘关张’、没有‘赵马黄’、没有他自己的‘诸葛亮’,仅有的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又都先于他拜在了相父的脚下。你让刘禅靠什么呢,啊,对,只有靠自己。但在诸葛亮的关照之下,刘禅是不可能有自我发挥和闪耀光华的机会的,刘禅已经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只能选择在特定环境下的最适合之路,就像汉献帝选择蹲在厕所便器之上接见大臣一样,看似窝囊,其实却是实际情况之下的最适合最明智之举。

  后来说刘禅乐不思蜀。可是你知道刘禅在说‘此间乐,不思蜀’时,心里是不是一直在滴血呢。

  刘禅是一直清醒地了解当时天下大势的,他重蓄力重养民,不主张攻伐,甚至直接和他的诸葛亮相父强调过和平共处的积极意义。

  总是选择可以继续下去,这便是刘禅的智。

  三国时期,与司马德操和刘禅智不同的还有一种智,这种智入世深、分布广,典型的特点就是为了做成自己或者说是己方的事情从来对其他不予顾忌,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智慧。如果说前两种智慧可以称得上是冷智慧的话,那么这种智慧就多少有点热度了。这种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至于能够发挥到何种级别,全看我们抵御‘利令智昏’这四个字的能力了,所以说在这种智慧的大海里遨游,保持头脑清醒更加重要。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陆逊,陆逊是把这种智慧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层次的一个人,几乎可以说超过了周瑜、诸葛亮、曹操、刘玄德、孙仲谋、鲁子敬辈。

  《三国演义》这部书里面讲述陆逊的篇幅其实并不多,也不沉长,主要就集中在《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第七十五回书)、《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八十三回书)、《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书)以及《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八十六回书)等几回书里。

  陆逊的智在夺取荆州事件中间算是初显,当时东吴君臣面临的是一个吕蒙在孙权面前夸下要夺取荆州的海口以后,发现真要动手却无处下嘴因而只得装病的尴尬局面。陆逊和司马德操一样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便适时站了出来,为取得最高领导的信任,首先向孙权指出吕子明是因无计可施而假病,然后奉上谕出主意,一举为自己成功取得了进身地步,顺利成为偏将军、右都督,代吕蒙守了陆口,从而开始了自己在东吴集团分得实权和飞黄腾达的旅程。

  陆逊展示自己才华的真正舞台在于击败那位一门心思只想着为把兄弟关羽和把兄弟张飞报仇的刘皇叔。协助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只不过是陆逊牛刀小试,只不过是陆郎送给吕蒙这位过度石式人物的礼物。的确,如果不是吕蒙无奈于关云长的荆州兵马整肃和沿江烽火台,陆逊是很难有机会插手夺取荆州事务,如果在夺取荆州事件当中没有表现,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崭露头角想必就会更加的困难些(所以,从这点上说,吕蒙其实是陆逊之伯乐,虽然陆逊之才不是吕蒙发现的,但陆逊之才的第一次施展确实是吕蒙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的)。因为荆州事件在于东吴也好,在于西蜀也好,在于曹魏也好,其归属谁,无一不是大事件。大事件造就的自然是大英雄。陆逊深刻的洞察到这些,他明晰的知道荆州对东吴来讲意味着什么,对他自己来讲意味着什么。由此已可见其智之高远非如你我这样的常人可比拟。

  用陆逊的主意,东吴如愿以偿取得了荆州控制权。但令孙权没有想到是东吴将士杀得兴起没有及时收住手,竟然捎带手似的把关羽关云长这个骄傲到藐视一切家伙送过了‘奈何桥’。关羽何其人也,大家都知道。如此以来便激怒了刘备刘皇叔。顺便说一下,这是刘备在有资格的情况下第一次被激怒,因为在之前,刘备不是逃难就是寄人篱下,虽然也怒过很多次,但都没有‘冲天一怒’的资格,这次有了。所以,我们刘皇叔马上称帝、马上力排众议,马上兴兵伐吴(刘皇叔兴兵伐吴也许有政治或天下方面的考虑,但我是宁愿相信他的为自家兄弟报仇这个理由的,因为这理由太过温馨)。

  曹操南下的时候,手下军八十三万诈称百万,刘皇叔也想过过指挥百万雄师的瘾,所以虽然只是收罗到了七十五万各类兵将仍然也要诈称百万,塞江堵道,气势汹汹直奔东吴而来。

  在三国演义里面,东吴好像总是家底子很薄,曹操来的时候,里外收拾也就弄了十来万兵,这回听说西蜀大兵驾到,不管怎么集合,也就呼拢到手了二十万。在自知势不如人的情况下,东吴一面备战一面求和,但刘皇叔得理不饶人,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一样不同意。怎么办?那就只有打了。可是,打一仗败一仗,就连主帅吕蒙也被蜀兵给解决在荒郊野外了,这时候,东吴的前线形势显然是越来越吃紧。真正的危急时刻到了,那么真英雄也就该上场了。果然,陆逊依靠智取荆州时出主意攒下的资望,很快被东吴集团抬上了台面。陆逊坐到台面上之后,头脑十分清醒,他明确告诉孙权“江东文武,皆大王故旧之臣;臣年幼无才,安能制之?”这明摆着是进一步要权力,但关键是要的合情合理更合势(符合当时的形势),就是搁在今天想想也是,让陆逊人家一个刚出道的后生小子猛然之间去领导东吴全国的叔叔大爷们,前辈们不认账怎么办(认账才怪呢)?好办,那就是咱家陆朗的手里必须得有让老家伙们服软的权力。孙权当然明白,所以不用陆逊再三要求,孙权就取下自己的佩剑一边交给陆逊一边说“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至此,陆逊便为自己锁定了打败西蜀建立盖世奇功的机会。但陆逊又是深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道理的人。所以,并没有私下接受这柄已经板上钉钉属于自己的尚方宝剑,而是拽住孙权的胡子打坠——向上继续爬了一竿子说“荷蒙重托,敢不拜命;但乞大王于来日汇聚众官,然后赐臣。”怎么样,陆逊这招不赖吧,加上阚泽这个鼓手再那么一鼓吹,孙权干脆‘命人连夜筑坛完备,大会百官,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印绶,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并进一步说“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这是何等的荣耀(谁还敢不服呢)。

  陆逊股掌之间握定重权以后,立即兴兵出师。果然是名正则言顺,到前线以后,虽然众将腹议纷纷,但也只能是腹议纷纷了。对于陆郎发出的一支支将令,东吴三军毕竟能够做到了令行禁止,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吴蜀战事开始由被动挨打开始向有利于东吴的方向转变。

  大凡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西蜀伐吴,本是打着替哥们报仇的幌子的(记着,不是灭吴),这就是出师的名,在张苞将范疆、张达万刮凌迟以后,这次出师的这个‘名’没了,所以西蜀谋臣马良就对刘皇叔说“仇人尽戮,其恨可雪矣”,言外之意就是咱们这次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既定任务已经完成,见好就收吧,再干下去,恐怕性质就要变了,结果也就难料了。这本是良言,如果刘皇叔能够听进去这句劝,那么中国的那段历史很可能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了,说不定刘皇叔就真的中兴了大汉天下——也未可知。但遗憾的是刘备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说因内心膨胀而不愿意看到不愿意认可这一点),他在没有做好把家仇上升到国恨的工作之前,陡然之间有了新的命题。这样一来,就有点欺负人的意思了,所以老天也开始有点不愿意了。

  前面我已经讲过,在陆逊的严令之下,东吴三军将士坚守住一处处隘口,同时也就坚守住了战场的形势,终于毫无悬念地把战争拖进了火烧火燎的夏季。就在刘皇叔自以为得计而联营七百里在树木茂密近水之处消夏时,陆逊笑了,因为他等的就是这个,还果然被他等到了。所以,就趁个合适的时候,一把火烧光了西蜀的联营。

  真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呀,曹操不可一世时,被周瑜烧没了胡子,刘备丧心病狂时,被陆逊一把火烧丢了性命。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为人处世太过分的缘故。所以说,凡是做事,讲究个‘水到渠成’,机缘不到而强为之,只能徒增无益。陆逊便十分明白这一点,所以在与西蜀的战事上,陆逊从东吴的实际情况出发,取据守待变态势。而‘守’不是‘弱’,守是积蓄,守是逆转,守是能力爆发之前必须的修炼,守是一飞冲天、只需要一个回合就可以置对手于死地的杀手锏、必杀技。

  陆逊成功了,陆逊成名了,陆逊是三国时期继周瑜之后再一次书写了以少胜多经典战例的人,陆逊的智商无疑很高,是个当之无愧的智者。也正是因为他的成功,使三国形势得以延续了更长的时间,同时也为诸葛亮七出岐山、姜伯约北伐、司马昭称帝赚得了空间,缤纷了历史的天空。

  但陆逊做事的时候,心理面想的只是如何才能战胜自己的敌手,没有温情也没有人情(今天,这也可以解读为大爱吧),一切都在为他要达到目的让道、服务,甚至连‘家天下’都不用去考虑。

  所以说,陆逊视处世如弈棋,苍生利民、将相帝王只要需要,皆是他棋盘上面的一颗子。这无疑又是自私的。

  • 上一篇:免费EXE/CHM/PDF/TXT电子书,手机小说电子书下载
  • 下一篇:宋江其人和他的文化理念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