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生活百科 > 文章内容

小小说和小说等等一些文体有什么区别???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8-08 阅读: 在线投稿

  • 小小说和小说等等一些文体有什么区别???

    拒绝再问

    《小小说十五家》读评 李浩 小小说是一种有限制的艺术,它的限制主要来自篇幅。在一般不足一千五百字的篇幅内施展拳脚,并且玩出花样,玩得深沉,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它的确像是在鼻烟壶里画出的内画,在桃核上雕出的核舟。在马明博和高海涛主编的这本《小小说十五家》里,我知道,其中有名家也有新人,但他们在小小说领域里都是高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小小说的这片江湖里,他们是令狐冲、向闻天、灭绝师太一类的角色,看他们在桃核上的施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阿成的小小说颇有韵味,有些汪曾祺,淡然地说着,到六七百字的时候还不出现故事或事故,让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小说这么写会成什么样子?到文章结束故事或事故也没有出现,但这时韵味来了,沧桑来了,悄悄的感动来了。《暗示》如此,《夜话》也如此,貌似不经意的絮叨显出了经营的苦心。相比之下,毕淑敏的小小说有“一件小事”的传统,前面大段的铺陈带你进入一种她预设的情绪,在你进入她的情绪的时候峰回路转,小说出现突然的转向,感动在那里有些猝不及防,因此也更显得强烈。《斜视》中那个老教授的以德报怨让我们敬意,而《翻浆》则更为凶险,“我”和汽车司机共同以一种险恶来猜度那 ... 《小小说十五家》读评 李浩 小小说是一种有限制的艺术,它的限制主要来自篇幅。在一般不足一千五百字的篇幅内施展拳脚,并且玩出花样,玩得深沉,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它的确像是在鼻烟壶里画出的内画,在桃核上雕出的核舟。在马明博和高海涛主编的这本《小小说十五家》里,我知道,其中有名家也有新人,但他们在小小说领域里都是高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小小说的这片江湖里,他们是令狐冲、向闻天、灭绝师太一类的角色,看他们在桃核上的施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阿成的小小说颇有韵味,有些汪曾祺,淡然地说着,到六七百字的时候还不出现故事或事故,让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小说这么写会成什么样子?到文章结束故事或事故也没有出现,但这时韵味来了,沧桑来了,悄悄的感动来了。《暗示》如此,《夜话》也如此,貌似不经意的絮叨显出了经营的苦心。相比之下,毕淑敏的小小说有“一件小事”的传统,前面大段的铺陈带你进入一种她预设的情绪,在你进入她的情绪的时候峰回路转,小说出现突然的转向,感动在那里有些猝不及防,因此也更显得强烈。《斜视》中那个老教授的以德报怨让我们敬意,而《翻浆》则更为凶险,“我”和汽车司机共同以一种险恶来猜度那个搭车者,给他制造了许多的麻烦,但到最后发现我们误会了他的好心,可他却一直将我们的险恶当成了好心。她将小小说当成了镜子,对个人和我们的灵魂进行着叩问。 我曾说过蔡楠改变了小小说的质地,的确如此,他的小小说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性,先锋性,没有哪一个小小说作家比他更注重形式探索,更注重小小说人物与主题的多种可能。他在试验中建立深度。《自杀有罪》中的科学家慕容博士也是这样的一个实验者,他以自己身上的细胞创造了一个妩姒,富于浪漫幻想的妩姒在博士拒绝了她的爱之后,和博士的助手发生了关系。她也使博士“消除人的贪欲”的研究化为了泡影。最后博士杀死了由自己细胞创造的妩姒,这种“自杀”行为也是有罪的,于是他被判处死刑。这个故事可有多种解读,它可以象征人类欲望的恒定,可以认为灭绝人性贪欲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可以看成……现代小说的主旨之一是告诉人们,世界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而蔡楠竟用小小的核舟实现了它。我将蔡楠看成是小小说的另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需要有更多的人走才对。 陈毓用心喂养着她的《爱情鱼》,她的小说里弥漫和充溢的是她的情绪,这情绪来得浓烈却处理得淡然。她有她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梦》,这个将自己放置在始皇身边的女人,终就会醒来,看到消失了多日的男友出现在自己身边。梦是被现实打碎的,打碎这场梦的人还包括自己的男友。申永霞的小小说看得出这个女子的才气,她的《世纪末的晚餐》写得飘忽而诡异,喝一碗米粥的愿望在那种阴冷灰暗的氛围里既具体又虚无,她用文字和叙述的力量牵引着阅读。而《突发事件》则是落实的,她用了另一种笔墨写婚姻,“从恋爱到结婚是闪电,从结婚到离婚是电闪”的一对夫妻在离婚后还得用同一套房子,在什么样的事件在这对离异的夫妻中可以发生呢?……高海涛用他的小说建立一种纯净和纯美,他显得有些孩子气。《1991年3月25日》是个人的时间,是爱情的时间,也是孤独和想念的时间,他在物欲的今天不合时易地经营着已经消失的美好,想留住它,让它停止。高海涛的小小说有一个特别的净化系统,他过滤了太多现实的、复杂的、无奈的东西,却将单纯的美和伤感接收下来。 海飞将两个人的爱情看成是《茶的过程》,这过程是故事的,也是曲折的,他试图在简单的叙述中建立繁复的意味;刘卫让父女各自说了一个《谎言》,它违背了诚实却实在无奈,可是,在此次谎言之后会不会有更多无奈让他们再说更多的谎言呢?…… 十五个人,十五般武艺,构成了《小小说十五家》的丰富图景。当然,因为篇幅的短小,小小说无法展开细节,它多是叙述而不是描述,这也给各自的区别造成了难度。在这十五家小小说作家里,有一些人的面容是模糊的,他们的个人性并不突出。并且,部分作家在前行的意识上不够,满足于小情小调,甚至滥情滥调,有模式化的倾向。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本足够丰富和厚重的书。 纯文学阵营中崛起的生力军 ——中国当代小小说发展刍议 杨义龙 新世纪的阳光照彻全球伊始,人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亦焕发出空前的激情。“发展”成为了人类共有的主题。对物欲的追求刺痛了所有人的神经,在滚滚物欲裹胁的社会洪流中,人文精神倍感失落。而在历史长河中影响力最大的文学艺术,却面临着日渐萎缩的境地。在当代中国,纯文学的衰落是一件“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事情。从五十年代初的初步繁荣,到“十年浩劫”的万马齐喑,再到“伤痕文学”的悠悠复苏,可谓令人喟叹。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文学出现了少有的热闹,短短二十年间,西方现代的所有文艺思潮在中国似乎“上演”了一遍。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全面推进建设的进程中,纯文学毫无疑义的殒落了。就连曾有着广泛影响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也是“圈内热闹,圈外冷清”,广大的读者对此反应冷漠。而纯文学的写作,也越来越显得个人化和圈子化。读者越来越少的同时,文学精品明显缺失。即便目前最红火的长篇小说,年出版量达到了1000部,但称得上精品的不到20部。与此同时,小小说,这种一直在体制外生存的“平民艺术”,却悄然崛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纯文学阵营中的一支生力军。 小小说:悄然兴起的平民艺术 何谓小小说?按照《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主编杨晓敏先生的说法,小小说是一门平民艺术,原因在于小小说是一种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单纯通脱,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贴近生活,大多数人都能从中受益——微言大义。小小说的大众化与平民性,显现出一种不可多得的亲和力。作为小说家族中的一名小弟弟,它明显有别于长、中、短篇小说。它是一种情节完整却又相对单一、篇幅精短的小说文本。在《什么是小小说》中,阿﹒托尔斯泰将之定义为“直截了当地单纯地使用情节”,而美国当代短篇小说家罗伯特·奥佛法斯特则把它界定为“不超过一千五百字,却要具备小说的一切要素”的文体,并进而提出了小小说的“三要素”,一是立意新颖奇特,二是情节相对完整,三是结尾出人意料。而国内的小小说研究学者也有多种说法,姜胜群认为,字数限定在一千五百字内未免太牵强,只要不超过三千字就可以。刘一东觉得小小说最主要的的特点在于情节的单一性,“只要情节单一,小说就一定写不长”。综合东西方的部分观点,笔者认为小小说应当是篇幅短小(一般不超过两千字)、情节单一、结构完整、立意新颖、语言简练、以小见大的有别于长、中、短篇的小说文本。 关于小小说的命名,时下争论甚多。在国外有“瞬间小说”、“一袋烟小说”、“一分钟小说”等多种称谓,而在国内则有“小小说”、“微型小说”、“微篇小说”多种提法。目前在我国以“小小说”、“微型小说”两种提法较普遍,由此又带出了《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及多种专发此类文体的刊物,又有一位批评家提出了“微篇小说”的提法,认为既然它是和短篇、中篇、长篇并列的“四大金刚”,就应当为“微篇”,“微型”是从物体的形状而言,作为文本以“篇”字更好。而小小说批评家雪弟认为,还是叫“小小说”比较合适,它更符合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而且1958年老舍就提出了“小小说”的概念,这种叫法已经深入人心。 有人认为,小小说起源于美国,这样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作为历史短暂的美国,将小小说普及是二十世纪的事。同样,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起源于中世纪的说法也只能说明小小说在欧美国家的起源与形成原因。当然,将小小说作为一种自觉的文本创作,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点来看,我国要明显处于滞后状态。而追根溯源,小小说在我国其实古已有之。六朝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笔记体小说,比如《世说新语》和《阅微草堂笔记》等,而蒲松龄《聊斋志异》则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小小说集。当然,如果要追溯到远古神话,则显得未免太牵强,而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笔记小品等都是小说发展处于雏形阶段的产物,但《聊斋志异》却已是一种自觉而又成熟的文本。因为在当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均已出炉,中国古典小说已进入了全盛时期。清末民国初年,小小说作为一种不自觉的叙事文本出现在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在酒楼上》、《孔乙己》等小说,按现在的分法,均可列入小小说的范畴,除鲁迅外,很多现代文学大家都曾写过小小说,如郭沫若、王任叔、叶圣陶、郁达夫、王鲁彦、老舍、胡也频、沈从文、冰心、孙犁、赵树理、夏衍等,只是现代小说在中国尚处于发展期,没有明显的界定与分野。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基本上囊括了其中的精典著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那个特定的“大跃进”时期,曾经掀起了一阵小小说创作的热潮。1958年,老舍先生在《新港》杂志上发表了《多写小小说》的文章,针对短篇小说越写越长的状况提出将小小说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加以提倡。同时,他也在文章中指出,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中,人们没有时间看长的作品,而小小说的使命就是要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老舍的文章发表后,巴金先生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响应,接着茅盾先生也撰文《一鸣惊人的小小说》以示呼应。而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也加入到读写小小说的阵营中。可惜,由于和政治靠得太近,那时的小小说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表扬稿,成了没有艺术价值的短命文学。 在沉寂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汪曾祺、林斤澜等著名作家写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小说和小小说评论,对小小说从创作上和理论上作了诠释。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新港》杂志的复刊,小小说这种文体又得到广大读者的亲睐。1984年《百花园》杂志刊发了一期“小小说专号”,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反响,之后,小小说一发而不可收,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速兴起。与此同时,王蒙、冯骥才、贾平凹、莫言、蒋子龙、阿成以及一大批著名作家也纷纷加盟,给小小说以推波助澜。至今,全国已有1000多家报刊杂志刊发小小说。《小小说选刊》发行量已达60多万份,而《微型小说选刊》发行也达数十万份。同时,全国已涌现数百名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上千名写作小小说的作者。2002年,小小说专设“金麻雀奖”,使小小说这种体制外的文体有了自己的大奖。同时,小小说现象也引起了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关注。2005年12月,在中国小说学会和《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小小说理论高端论坛”上,《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社主编杨晓敏先生大声疾呼:“小小说要特立独行、要自立门户……它要有明显的标志才行”。在笔者与国内文友的交流中,有人甚至认为,短篇小说将会被小小说所取代,短篇小说的阵地将会被小小说占领。这种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长江文艺》、《雨花》、《岁月》及一些纯文学刊物,也给小小说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而各种报纸副刊更是为小小说开辟了一方阵地,由此可见,小小说要角逐“鲁迅文学奖”的说法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小小说:异军突起的叙事文本 在纯文学渐入荒芜的时候,小小说呈现出了异军突起之势。发行量之巨、阅读面之广、刊载报刊之多、作者群之众都是有目共睹的。就发行量而言,仅《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加起来即有近百万份,尚有《小小说月刊》、《短小说》等专发小小说的平台,还有《天池》、《长江文艺》等多家刊发小小说的纯文学刊物,报纸副刊更多。读者队伍也遍及大中学生、工人农民、公务员、白领和精英阶层、自由职业者,而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也有日渐增多之势。作者群也逐日增加,业余作者、自由撰稿人、专业作家皆有,其中不乏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家。如前面提到的王蒙、冯骥才、贾平凹以及铁凝、迟子健等,也出现了一大批小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如孙芳友、侯德云、蔡楠、邓洪卫、海飞、高海涛、刘国芳、秦俑、陈毓等及众多小小说作家。可以说,中国当代小小说已进入了繁荣期。综合起来,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小小说阵地的逐日巩固和扩大。近几年来,小小说阵地已由原来的几家到近千家刊发。以杨晓敏先生主编的《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扮演着武林盟主的角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眼球,团结了一大批小小说作家和小小说理论工作者。《微型小说选刊》也同样为小小说的兴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一些大型文学刊物也陆续刊出小小说作品。前面已提到的《长江文艺》、《天池》、《雨花》以及《小说界》、《短小说》等。更多的报纸副刊则一直默默地为小小说的繁荣作出努力,如《沧州日报》副刊,其编辑高海涛先生因其很强的阵地意识而荣膺2005年“小小说十大杰出人物榜”。山东齐鲁晚报的《青未了》副刊,也以发表小小说而为广大读者熟知。早在数年前,笔者的小小说《桃之夭夭》已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发表。随着小小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刊登小小说的媒体还会有增长的空间。这个平台尚不包含文学网站发表的小小说。 二是小小说读者群的与日俱增。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减少,小小说这种形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一部分读者来自原来的长、中、短篇读者,因为时间少了,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长小说读完,同时也想换换阅读的口味。另一部分读者来自于无法阅读精英文学的广大工农群众、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自由职业者,他们对宏大叙事结构的文本无法深入阅读,而又对通俗文学不感兴趣,就转而读小小说这种简单通脱的文字;而且小小说这种“一分钟”小说不费时间,可以在上班空闲、劳动余暇,或者车站、厕所、田间均可阅读,因而最受欢迎,这部分读者将成为小小说的主流读者。另一些读者是从电视和网络中间走回来的,面对越来越浮躁的网络,越来越肤浅的电视,一部分人离开了电视机、离开了网络,坐下来翻阅小小说。春节联欢晚会一年不如一年,一片叫骂之声可以看出国人的厌倦情绪。除此之外,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小小说的读者增加。现在,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就可以阅读小小说。而且一本《小小说选刊》在市场上只售2.5元,这是连下岗职工都可以承受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多读者是通过网络媒体来阅读小小说的。 三是小小说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由于发表平台的增加,小小说年产量达到了10000篇以上,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但还有更加增多的趋势。在大批量的小小说生产出来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正如杨晓敏先生所言,小小说要特立独行,要自立门户。从这几年的创作来看,的确是做到了。1958年老舍发表《多写小小说》时,尚没有将小小说从短篇小说中剥离出来,实际上提倡的是一种更短的短篇小说。当代作家阿成也认为,小小说其实是短篇小说的一部分。但是,这几年来更年轻的一代却将小小说当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来做。无论是结构、技法,还是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都创造了一种有别于短篇小说的形式。可以说,小小说已经羽翼丰满,渐成气候了。从质量的提升上,我认为形成了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结构日益精巧;俗话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小小说之所以设立“金麻雀奖”,估计也是这个意思。从开篇的导入,到故事的叙述,再到结尾的营造,都体现了“匠心独运”四个字,使小小说呈现出了一种完整的结构。其次是故事情节的单一和立意的新颖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正因为小小说和其它文体不同,不能展示宏大的叙事结构,它只能是滴水、是露珠,是透过云隙的一缕阳光,因而故事情节只能相对单一。也正因为结构单一,就必须要使故事显得一波三折,并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才能有可读性,因而立意新颖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也是小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瓶颈”。从这几年的创作来看,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再次是小小说语言和技巧逐步成熟。小小说是方寸之地,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容不得委婉从容地勾画描写,因而绝不能有冗长的对话、精雕细刻的细节描写,不能大篇幅地进行心理描写。如何在三言两语之间,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说长小说是画工笔画,那么小小说就是速写或是写意山水画,要留大量的“飞白”。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这里是很实用的,即“八分之七沉在水底”,露出来的,只是八分之一的部分。因此,对于语言和技巧的要求极严。总体说来,近年来的小小说语言呈现出简洁明了、开门见山、洒脱清新、凝炼准确、空灵秀逸等特点,2005年高海涛先生编的《小小说十五家》一书收集的小小说,基本上囊括了这些语言风格的小小说。而技巧的运用更为重要,何处须繁、何处须简,何处须铺陈、何处须转折,都要做到火候到家,正如雕刻中的“微雕”一般,任何地方都需要精心雕琢,没有一处闲笔,而《小小说选刊》中选载的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一点。 四是小小说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据笔者有限的阅读量来看,《百花园》杂志社编选的《小小说理论》收集了老舍、茅盾、汪曾祺、林斤澜等名家及侯德云、蔡楠等部分小小说作家的文论。雪弟著的《中国当代小小说批评史论》则是将当代小小说批评发展情况作了梳理。这两部书作为近年来小小说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是可供借鉴的。当然,还有更多的小小说理论成果已经摆在批评家和作家的案头,还有国外的文论供我们学习参考。 小小说的空前繁荣昭示了纯文学孕育着顽强的生命力。事实上,并不是纯文学走向了穷途末路,而是作家离人民群众太远了,作家的创作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太远了。小小说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人民的需求。那么,小小说的魅力何在?小小说为何如此兴盛呢?有人认为,这是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节奏的必然,人们没有更多的阅读时间,因而转向读这种“一分钟小说”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这两年文坛较热的小说首推长篇小说,一年1000部的出版量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由此可见小小说兴盛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其“小”,长篇小说和小小说的读者群除了具有少量的交叉性之外,大部分是不同的。因为阅读长篇小说要有大量的闲散时间,还须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这一点是与小小说读者群明显不同的。小小说兴盛的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它的“平民化”,是一种有别于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平民文学,在精英文学越来越趋于私人化和圈子化,而通俗文学越来越庸俗化的今天,小小说以一种清新淡雅的姿态赢得了众多的读者。此外,尚有小小说阵营中编者和作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上千家期刊报纸的加盟,使小小说这种新兴文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展示平台,这样,小小说的兴盛成为了一种必然。 小小说存在的突出问题 白璧也有微暇,小小说作为新兴文体,当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这里不揣冒昧,提出个人粗浅看法。 一是整体质量有待于提高。虽然小小说年产量已逾万篇,但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小小说由于篇幅短小,写得快发得也快,加之大量业余作者的加盟,作品缺憾甚多,有的作品还达不到小小说的文体要求。有的在语言、结构、情节、立意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便就是一些可信度颇高的出版社编选的年度小小说或是年度微型小说中,也是精品甚少。 二是文体不够规范,文体意识不强。诚如杨晓敏先生所言,小小说要自立门户,要特立独行。小小说这种文体又是多种体裁派生结合而成的,比如情节要具备小说的要素,语言要如诗歌一般简洁、凝练、准确,立意要新颖而高远,结构亦如诗歌一般精巧,就整体性而言,要安排好起承转合,如散文一般从容舒缓,所以说小小说“易写难工”。但是从报刊上大量发表的小小说来看,虽然归入了小小说的范畴,但有的更像散文、有的更像散文诗,更多的像小故事,有点别出心裁而已,至于有些所谓的“诗化小说”,则完全失去了小说的要素,将之归入散文诗可能更合理一些。即便是“年度小小说选”或“年度微型小说选”也是如此。 三是语言水准不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论是何种文体都要讲求语言的精度,对于小小说这种短小别致的文体,对语言水准要求更高,简洁、准确、生动、凝练;对于一个成熟的小小说作家而言,还要讲求语言风格。而令人遗憾的是为数不少的小小说作品普遍存在文学语言的贫乏或是缺失,有的行文冗繁?拢挥械牟还涣鞒鄙僭亩量旄校挥械墓室庵圃煸亩琳习磷湃缛朐评镂砝铮荒芄恍纬啥懒⒂镅苑绺瘢⒖沙浦谆拔闹鞯浞兜淖髌肥翟谔倭恕4嬖谡庵窒窒蟮脑蛑饕诹椒矫妫蛑皇切⌒∷狄仔匆追ⅲ⌒∷荡醋髡叨游榇幼ㄒ底骷业匠跹醋髡叨加校又飧龆游榉浅E哟螅髌妨驾黄耄蚨镅运寄岩源锏秸甯叨龋辉蛑切⌒∷底髡咄嗟匕丫性凇敖补适隆钡慕锥危⒅匦⌒∷档墓适滦远雎粤艘帐跣裕辉谟镅陨舷鹿し颍骼嘌「宸⒏宓挠泄乜镆哺阆蛴诮⌒∷档背伞靶」适隆崩纯矗贾铝诵⌒∷涤镅哉迦笔У淖纯觥? 四是艺术修养有待于提高。《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先生提出“小小说是平民艺术”,这句话没错。在精英文学越来越成为“圈内写作”,而通俗文学越来越趋向庸俗化的今天,“平民艺术”的提出,确实有着积极意义。文学体现“平民性”没错,这也与“三贴近”的方针相吻合,但如果只注重平民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必然重复通俗文学的老路,小小说就难免与故事合流。因而,要将“平民的艺术”切实融入小小说的创作之中,既要体现平民性,也要体现艺术性。现在的小小说作品,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我试着将之分成两大支流,一种是以“讲故事”为主的“写实”小小说,包括了当代市井生态、农村农民、都市言情、古今传奇、人与自然等诸多题材的作品,占了极大多数的比例;另一种是被某些专家称之为“诗化小说”的“写意”小小说,此类作品情节凌乱、或无情节,以环境、气氛、语言的营造揭示作品的主题,立意深远,却难以在瞬间读懂,此类作品难写难工,一般都是大家的尝试性作品,刊物选稿也少用。我个人认为,小小说作为平民艺术,应当是以“写实”题材为主流,但应当提高作品的整体艺术质量,而艺术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作者艺术修养的提高。尽量少一些刻意雕琢的痕迹,将精巧的构思隐藏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少一些磕磕碰碰的语言,使读者不要感觉到是为了编故事而写作。目前很多作者为了使小小说做到别出心裁,往往使用“欧·亨利式”的结尾,有人甚至将小小说称为“结尾的艺术”,我认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可用一些,但用多了就显得太过做作,还是自然流畅为好。另外,小小说作家如果要把文学艺术当成事业来干,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多读一些名家作品,触类旁通,接触一些其它的艺术门类。小小说作家当然可以专心致力于小小说的创作,但在初学阶段,也可以写些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这样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些人写了小小说很多年,作品却不及名家大家偶尔写的一篇小小说,这就说明小小说的艺术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多写”的问题,多写多发固然重要,但要整体提高,还得多思多探索,多增加文化积淀和生活积淀。 小说文体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人物形象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故事情节 /

    2006-11-19

    评论(0)

  • 暂时还没有相关回答,请再等等吧!

    暂时还没有相关回答,请再等等吧!

    暂时还没有相关回答,请再等等吧!

  • 上一篇:(邢台飞扬心理)回忆小小说峰会
  • 下一篇:“‘小小说’写作”教学实录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