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生活百科 > 文章内容

工人日报多媒体报刊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6-28 阅读: 在线投稿

2012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五           


四川小小说:结满了酸酸甜甜的果实

  导读:2012年7月16日,最权威的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入了“小小说”这一词条。第二天,四川小小说作者李永康兴奋地将这一消息挂到自己的QQ签名里,短短几个小时,省内、国内的一百多位小小说作者们纷纷转发了这一签名。有读者甚至留言说:这标志着小小说已正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闪回到两年多前:2010年3月,一条消息让全国的小小说作者们振奋不已,中国作家协会发布了修订版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将小小说文体纳入鲁迅文学奖的评选范畴。

  这两条消息充分显示了小小说目前的“利好”局面。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三十年的生长,小小说这种被称为“文坛轻骑”的文体已日趋成熟,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小小说作者已挺立于中国文坛,他们的作品正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同,正得到文学界的关注与瞩目……

  结集号下的队伍阵势  

  四川小小说的发展是与全国同步的,经过三十多年来的人才聚合、作品检验和理论提升,已然成为了国内小小说的重镇之一。可以这么说,如今,四川小小说已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的特点之一:创作阵容强大。据不完全统计,川内客串写作小小说这一文体的重要作家有王火、流沙河、傅恒、裘山山、色波、林文询、何小竹、意西泽仁、高虹、杨景民、罗伟章、聂作平等;已经去世的作家有周克芹、贺星寒、曹德权等;出道早一些的有喊雷、仇傅全、雪火、侯黎风等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和他们的作品构成了四川小小说色彩斑斓的另一种风景。

  除以上作家外,目前川内小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有李永康、曾平、曾颖、石鸣、王孝谦、杨虎、周仁聪、何晓、杨轻抒等近50人;这样一支创作队伍,在全国的小小说阵营中或许算不上庞大,而且除了李永康等一直致力于小小说这种文体的“专业户”之外,大多数作者也在从事其他文体的创作。但是,这一支队伍却是国内小小说队伍一支不容小视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生力军”。

  特点之二:创作势头强健。多年来,四川小小说作者们的创作从没有出现断流甚至干涸的状况,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健的持续的创作势头,如溪流入海,源源不断。四川小小说作者的作品不仅在全国主要的小小说刊物如《百花园》、《金山》、《短小说》、《小说月刊》、《小小说大世界》等亮相,而且在全国各地报纸副刊上的发表量也不小,显示出了较强

  的创作势头。其中,曹德权、魏继新、李永康、王孝谦、傅恒、高虹、杨轻抒等作家尚有一本甚至多本个人作品集问世。

  特点之三:优秀作品多。川内小小说作者的优秀作品主要体现在有比较多的作品被如《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这样的品牌刊物转载,而且有多人的作品入选如《小小说300篇》、《精品小小说》、《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中国微型小说年选》等优秀选本,有的作品还入选了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如李永康的《生命是美丽的》、《酒干倘卖呒》,罗伟章的《独腿人生》以及杨轻抒的《光明行》等。此外,在各种小小说奖项中,也都有着川军的身影:曹德权、李永康获首届“金麻雀奖”提名奖;罗伟章、曹德权、王孝谦、李永康、李全等作者的作品在数届“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排行榜”中都榜上有名。

  特点之四:新生力量源源不断。经过多年发展,四川小小说队伍不但没有青黄不接的情况,而且新生力量还呈现出“木欣欣以向荣”的盛景。近年来,安昌河、吴永胜、刘靖安、王俊、曾颖等一大批新生力量不仅创作出了大量的小小说作品,而且作品还跃登上了《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小说界》等国内各种刊物及众多的报纸副刊,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体现出了后继有人的良好局面。  

  冲锋号里的作品风貌 

  如果说强大的创作阵容展示了四川小小说作者队伍的数量优势,那么,他们还应该具有力量优势。这种优势的打击点或说爆发点是通过各具风格各有特色的作品一一呈现出来的。只有这样,四川小小说作者才能长久地与读者同行。

  或许,从由四川省作协创研部编选,李永康、石鸣主编的《四川三十年小小说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我们可以一窥四川小小作品的艺术风貌:

  风貌之一:世态人情的描摹与人文情怀的艺术追求。展现这些特色的作品,除极力描摹巴蜀地域特色的世态人情外,更坚守着对人文情怀的真挚追求。向荣在《小小说言约旨远 三十年柳暗花明》一文中评论说:尤其是罗伟章的《独腿人生》、曾平的《老人孩子和羊》、李永康的《老人与鸟》、刘平的《牛魂》、杨虎的《晚唱》等多篇小说,更从情感归属及价值取向的伦理层面,对传统文化或乡村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给予了审美的认同,彰显出这些作者共同的审美理想和人文情怀。

  风貌之二:批判意识和底层关怀的相互交织。四川小小说作者的目光从来瞄准着充满悲欢离合的现实,在对一些丑恶社会现象进行强烈批判的同时,也对底层人群充满了温暖的情感关怀。小小说《人才》(意西泽仁)惟妙惟肖地解读了一个猥琐的人运用不光彩的手段蒙蔽了上级,从而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科长。廖廖几笔,作者就将我们生活中那些光鲜人物的老底鲜明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而在《工地上的酒席》(李全)中,作者仅仅用一个小包工头一句可谓惊世骇俗的“民工们都是我的衣食父母”的话,就充分表达出了自己内心对于底层人群的强烈关怀,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那与普通人血肉相连的情怀。

  风貌之三:叙事节奏与细节分寸的恰到好处。细节从来就是小说艺术,也是小小说艺术的命门。四川小小说作者的叙事节奏与细节分寸大都掌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了整体的创作水平。向荣认为其中,《永远的兄长》(裘山山)堪称其中的力作。作者将一对同窗男女十年的相思浓情压缩在一种平淡节制、舒缓适度的叙述中,一曲青春恋歌被悄然改写为成熟深沉的中年情怀,文学的诗意也就在其中缓慢有度地生长起来。

  由《四川三十年小小说》一书为观察切入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四川小小说作者们虽然处于盆地,但题材却不局限于盆地,而能着眼于更广阔的天地,作品在内容上既有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有着对文化、历史等问题的思考,其作品在三十年漫长的跨度中,更是通过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们一一展示出了从巴蜀风味深入到普遍的现实生活,从而深刻地表现出了文学就是人学这一永恒的命题。  

  行动号内的活动丰富多彩  

  四川小小说的踪迹,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四川先后成立了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和自贡市微型小说学会。5年后,温江微篇文学研究会成立,该研究会于2003年策划的系列小小说名家访谈在《文艺报》、《文学报》和《南方日报》等报刊发表,在全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003年,由石鸣、刘靖安等几位小小说作家策划组织了四川小小说联谊活动,在此基础上,2007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在省民政厅单独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省作家协会进行业务主管的四川省小小说学会。

  省小小说学会成立之初主办过小小说知音网站、编印《小小说知音》内刊、举办过成立大会、新津笔会和乐至笔会等活动。这中间,温江的“微篇文学研究会“可谓成就斐然,十多年间,先后在全国发展会员1600多人次,常年会员600余人,团结了作家、作者近万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微篇文学艺术之乡”。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小说笔会、作品研讨等文学活动外,省内的各小小说学会还大力拓展,开设了影响颇大的小小说作品奖,如2011年4月,举办的首届“四川优秀小小说作品奖”评选;2012年7月,举行的优秀会员作品奖评选……这些奖项的设立,展现了四川近年来小小说创作所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实力,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小小说的创作和发展。  

  勤务号中的闹热与寂寞  

  小小说热正悄然兴起。今天,你到国内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城市街头,报刊亭里都能买到诸如《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这些“小小说刊物专业户。”只需花3到5元,短短数十分钟,读者就能轻松地一览国内每月发表的优秀小小说作品。

  与此相呼应,新世纪以来,在国内首先倡导“小小说”这一文体的河南郑州市小小说学会的引领下,国内大多数省市的小小说学会、微型小说学会等相关协(学)会纷纷开笔会、搞研讨,跨县、跨市、跨省交流,热闹非凡。

  有人戏称:小小说终于多年小媳妇熬成了婆。

  也有人严肃地说:表面的闹热恰好说明小小说正面临危机。如果大多数小小说作品依然写得千文一貌,如果小小说这种文体不努力“创新”,目前的这种繁荣很可能昙花一现。就像前些年的“散文热”一样,转瞬就落花流水春去矣。

  须知,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靠读者来支撑的。

  从省内外反馈的情况看,经过近三十年的时间培养与筛选,小小说这一文体的读者群已基本形成,以公务员、教师与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高中生、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以及退休人员。同时,小小说这一文体的作者队伍也基本和读者队伍的构成一致。

  小小说阅读是闹热的,小小说创作却是寂寞的。面对小小说这一文体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四川的小小说作者们和国内的同行们一样有话要说,有情绪要表达。他们的话和情绪,就是自己不断推出的作品,就是以各小小说学会协会等为载体蓬勃开展的各项活动,就是展望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的各种打算……

  应该说,目前四川小小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两个缺少:一是缺少阵地刊物来推波助澜,二是创作力量难以整合。阵地刊物的缺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四川小小说队伍的创作冲击力,而创作力量没有整合起来则让四川小小说作者的创作和文体创新较难形成大的声势。

  四川小小说作者们的心里,结满了酸酸甜甜的果实。

  杨虎/文/图

  相关链接

  1、新时期以来四川出版的重要小小说集

  魏继新《啼血鹃》

  曹德权《百龟图》《哑谜》《生命》

  曾平《城市上空没有鸟》《厂子》《奸细》

  杨轻抒《光明行》

  李永康《小村人》《红樱桃》《生命是美丽的》《失乐园》

  曾颖《小人物的幸福生活》《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借脸》

  王孝谦《永远的标记》《魔椅》

  何晓《等一个人》

  周仁聪《篱笆墙》《艳阳天》

  刘靖安《挂在树上的银子》《桃花扇》

  2、入选教材的四川小小说作品

  魏继新《汗血马》(三年制高职高专公共课规划教材《实用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永康《红樱桃》(小学五年级教材《语文》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四川小小说作品入选海内外重要选本及丛书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 微型小说卷》

  《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百年百篇微型小说经典》

  《中国小小说大系》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

  《当代小小说名家珍藏》

  《最好的小小说大全集》

  《英译中国小小说选集》

  《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2000—2011》

  《新中国共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选》

  《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微型小说名作选》(丛书)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

  《中国小小说50强》(丛书)

  《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丛书)

  ●四川小小说佳作选读

  晚 唱

  □ 杨虎

  黑石河往东流去。五叔在田里扶着犁走,一抬眼,满河的水在阳光下冒起白烟。从前,这儿过了河,往南,吃两杆叶子烟的功夫就到了永圣寺;每天清晨,寺里总传出悠远的钟声。再往前,过一坝冬水田,几丛坟头,远远就看见了州城青黑色的城墙。

  那一坝冬水田是永圣寺的庙产。每年寺里都会请父亲去使牛操转、耙平的。五叔那时正是半大孩子,父亲犁完了田,就把牛绳交给他,说:牵去困水。

  五叔家三代使牛。

  这一带颇多匠人:铁匠、木匠、改匠……五叔虽然是在田里磨手板皮,却因牛使得好,村人们都亲切地喊他使牛匠。

  别人使牛不过混口饭吃。五叔家每年立春,都要郑重地在牛栏里上香,贴春牛图,献刀头。祖父在时,还要领着一家大小,恭恭敬敬地对着栏里的牛磕头。

  别人使水牛,也使黄牛。黄牛不能骑,力也不大,还爱捞嘴。因为这,五叔一向使水牛。

  水牛犄角弯弯。

  这一天,天上像悬着两个太阳。五叔和牛累得吭哧吭哧。主人家催得紧,歇午的时候,牛刚下河,见五叔坐立不安的样子,就站起来,朝五叔叫了两声,又回到了田里。也活该出事,耙完田,五叔累得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忘了解下耙具。牛热得遭不住,拖着耙具,就往河边赶。

  水牛跑得风快。

  一坝田里的人都惊呆了。耙具露出尖尖的牙齿,紧紧追赶着水牛的后蹄。五叔刚“哎呀”一声,就见耙子跳起来,狠狠往水牛的后腿上咬了一下。水牛一吃痛,四处乱奔,耙具更加疯狂起来,张开嘴,露出森森白齿,一下一下往水牛的臀、后腿、背上……狠狠扎去。

  又奔出数十米远,水牛忽然矮了下去。

  五叔再也喊不出声来,泪水涟涟,一下子萎在了地上。

  傍晚,村里飘起水牛的肉香。五叔从墙上取下祖父传下来的那只牛角,一个人徘徊在空荡荡的牛栏里,半天,却吹不出声……

  牛贩子们交易时都不说话,手缩在袖笼里,指头忽长忽短地叫价。五叔不忙讨价,只把目光缓缓地在每头牛身上移动。牛群黑黄高低,远远近近地立着,叫着。月光在天上流动,洗得牛市上时而白,时而黑。

  经过一头大水牛时,水牛响亮地叫了一声。这牛贩子是个年轻人,两眼笑眯眯地招呼五叔。五叔熟练地将水牛的嘴唇翻开,瞄了瞄牙口,眼里一热,问:咋卖?

  牛贩子袖笼里动了一下。

  五叔伸出手去,捉住那几根指头,犹豫着,还了一个价。牛贩子嘲笑地摇摇头,目光转向别处。

  天快亮了,一声忧伤的牛哞突然叫得牛市上空荡荡地。五叔一无所获,在地上捡了半截牛绳,正低头怏怏地走。牛哞声一声比一声凄凉,五叔抬起头来,看见一头苍老的黄牛拼命往一个妇人身后藏。集市上的杀牛匠嘴里含了一把尖刀,眼睛上上下下地往那黄牛身上瞧。

  黄牛不敢看那汉子的眼睛,低下头,围着妇人转来转去。妇人火了,一把扳住它的犄角。黄牛吃惊地盯着主人,又望望旁边站着的五叔,眼神又慌乱,又绝望。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它深深的眼窝里缓缓淌了出来。

  杀牛的人嘴里哼了一声,朝妇人伸出三根手指。

  妇人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杀牛匠转身就走。妇人慌了,急忙招呼他等到。杀牛匠将刀吐在手中,稳稳地纂着,说:一口价,三百,卖不卖由你。

  妇人叹口气,苦笑笑,手一伸,将牛绳递了出去。

  汉子伸出手,却发现绳索紧紧地捏在了一个老人的手里。

  五叔看也不看杀牛匠,从怀里摸出全部的钱来,递给妇人,说:六百,我要了。杀牛的汉子正要发作,一听这价,笑着摇摇头,竟自走了。

  ……

  坝上的庄稼再次被风吹黄时,黄牛就死了。

  黄牛太老了。五叔牵着它在村道上走,像领着自己的父亲。村里人笑五叔使了一辈子牛,老了却伺候着一头废物。在田里调头的时候,黄牛拉不动犁头,就喘着气,停了下来,一面转过头,哞哞地喊着五叔,眼里满是歉意。五叔温柔地摸摸它的犄角,扔了犁,让它歇着,自己在一旁笑眯眯地裹着叶子烟。别的使牛人见了,暗暗高兴,“啪”的一鞭抽在自家的牛背上,大声喊:五叔,秧子多深了,快点。

  五叔嘿嘿地笑:不忙,不忙,它也干了一辈子了,等它歇歇。

  ……黄昏时分,五叔拿着牛角,走进了长坟茔。坟园深处,五叔在一块隆起的土堆前停住,大声说:黄牛老弟,我不知道你前世干了什么,害得这世变牛,磨了一辈子。现在,我把你埋在这里,和我先人们做伴,他们都是爱牛的人,你就安安心心地睡去吧,永远都别醒来。

  声音低了下去:睡去吧,睡去吧。

  风吹动了许多坟上的青草。五叔将牛角举起来,在月光下吹得呜呜地响。选自《名作欣赏》(2008年第12期)

  • 上一篇:首届“福地金融”杯小小说创作大奖赛征文启事
  • 下一篇:“金佛山杯”全国小小说大赛征文评选揭晓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