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民俗文化贵在原生态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6-18 阅读: 在线投稿

民俗文化贵在原生态

  厉风(中山区虎滩新区碧浪园居民):曾几何时,民俗文化摘掉下里巴人的帽子,转眼成为一份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一时间,各地争相建起了民俗文化村,虽然品位各有不同,但都使民俗文化承载了新的时代功能。大连有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居环境。近40个民族聚居一地,而且不少民族的民风民俗古朴淳厚,并有很好的传承。再加上大连融汇了东北民俗文化、齐鲁民俗文化、渔民文化和外域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资源可谓丰富。龙舞、皮影、剪纸、贝雕、庙会、服饰……这些具有大连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果进一步开发包装,不仅能繁荣大连的旅游业,反过来,也会促进大连的民俗文化更加发展繁荣,可谓双赢之举。

  综观各地旅游活动中民俗文化的展示,特色鲜明、原汁原味的较少,加工整容、面目雷同的较多,有的甚至已名实不副。时下,人们日益崇尚返璞归真,喜欢自然景观而冷淡人造景观。因此,作为旅游城市的民俗文化,在包装时应注意突出其原本淳厚鲜活的特质。因为一旦失去古朴自然,失去原始个性,继之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魅力。以祭海这一古老的渔民习俗为例,在进行适当的开发包装时,就应在丰富节日的喜庆亮点时,注意保持传统仪式的神圣庄重,以便更好地体现人与大海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展示渔人的古老民风。

  民族地域特色和古朴鲜活的个性,是民俗文化赖以流传至今的生命力之源。可以说,民俗文化贵在原生态,它让人们在享受文化原生态所带来的愉悦时,也感悟着我们的祖先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生存意志的不屈与坚强,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审美印象。

  征集海蛎子味儿的大连民谣

  于杰克(旅顺口区横山街居民):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天南海北各地区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差别,把本地区的民俗风情用民谣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是旅游文化的丰富内容。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大连化工厂工作期间,结识了几位杭州来的同志,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执意要到师傅家去看一看,特别想知道北方人是如何住家过日子的。当他们走进我在旅顺的家,对什么都好奇,甚至每个人都饶有兴趣地坐到灶前,一本正经地咕哒咕哒拉了几下风匣,当他们站在前竟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上,是穿着鞋还是脱了鞋,上了炕是该站着还是该坐着,在我的示范下才上炕盘腿坐下。由此可见,对未知生活领域的探究兴趣,人皆有之,如何满足他们的愿望,如何用民谣的形式把大连人的生活习性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大有文章可做。

  我到三亚旅游时,就听到导游介绍了三亚的民谣: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蚂蝗一条裤腰带汽车没有牛车快,牛比警察还厉害等等,游客们听了对三亚的特色立刻有了印象。以前大连也有大连人是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赶海老婆腚朝天,打个蛎子尝尝鲜的说法,其实,大连人幽默俏皮的疙瘩话儿也不少,如果能发挥广大市民创作的智慧,像编辑手机短信那样,广泛征集大连民谣,优中选优,再通过导游的口向游客传播,也让外地游客尝尝带有海蛎子味儿的大连民谣,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俗而不低俗

  唐贵州(大连因泰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职员):科学地开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列为重中之重。大连是一座旅游城市,又拥有丰富独特的各类民俗文化,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俗文化中,良莠混杂,夹杂着迷信等不健康的内容,不仅影响着民众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移风易俗,破除不健康的陋习。民俗开发,体现的是地方优秀民俗的自然朴素的个性、淳美真挚的感情、绚丽多彩的形式、健康向上的内容。许多地方把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庸俗化的理解,迎合部分人们的庸俗低级心理,不是开发民俗的美,而是盯住民俗中的丑和糟粕性的部分。前段时间,要造世界最大的阎罗王,以期为旅游造势的鬼城丰都就体现了此类不良的文化倾向。

  希望我市相关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旅游这朵绚丽多姿的奇葩才会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民俗文化旅游市场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不能仅限于自娱自乐

  莲城(普兰店市文化路15号居民):记得小时候,每当到了腊月,村里一些巧手的老奶奶们便买来大红纸,剪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和镜子上,为春节增添一些喜庆的色彩;到了正月十五,小孩子们都会得到一个用面或泥捏成的属相灯,那更是奶奶们得以自豪的作品;也许是因为当时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原因,那时总觉得村里的大人们秧歌扭得非常好看,特别是外乡来表演的皮影戏,真是怎么看都不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流传于我市民间的这些带有民俗文化的东西渐渐不多见了,仅存的一点剪纸、皮影、塑泥人等那也仅仅限于自娱自乐,并不广为人知。我市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民俗文化也是极其丰富,积极挖掘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我市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项目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我认为首先应该在民俗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一些特色文化旅游村,培养起一批年轻的民俗文化继承人,把优秀的民俗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且围绕民俗旅游的中心点,在数个地方联合开发,将各个旅游点串联成线,让游客大开眼界。另外,还要重视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我市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间不乏有各种各样的能工巧匠,诸如剪纸、塑泥人、吹糖人、属相灯之类的民俗产品,完全可以当作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景点进行销售。

  外力扶持不可少

  王庆宽(甘井子区泡崖新区居民):谁都不能否认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其对当地旅游事业的巨大贡献。但是,综观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发展,还只能用一声叹息来形容,这其中固然由民俗文化自身的原因,比如说拘泥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安于吃老本、缺少现代时尚元素;市场营销能力弱化等等。然而,这些还仅是造成民俗文化举步维艰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民俗文化自身的内在不足。从外部因素来说,还是缺少当地行政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有效帮助。

  大连的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文化风格。但跟全国其他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一样,这些能工巧匠们在资金筹集与运作、产品开发与营销、市场分析与把握等方面,很多还是门外汉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能扶上马、送一程,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比如说,文化、旅游、金融、税务和工商应该适时给予倾斜政策和专项补贴,以便让他们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民俗文化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去。

  让民俗真正走进百姓

  张明亮(金州电视台职员):大连有丰富的民俗底蕴。但遗憾的是许多民俗文化,却不为民众所知晓。换句话来说,民俗文化,还未真正走入百姓家。

  我前一阵子去了一趟烟台出差,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们当地的八仙过海传说。八仙过海,我们都知道个大概。可是,在烟台,随处可以看见关于八仙的故事书籍、蜡像以及各个景观。八仙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标志。经常会举行这个八仙节,那个出海节的。让人能够深深感觉到八仙文化在烟台的影响。

  对比起来,我们在民俗文化上所下的工夫,就远远要少于其他方面。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觉得民俗文化属于过期的东西,没有什么新的内涵,或者挖掘起来比较麻烦。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民俗文化,展现给我们的,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外,更多的则是对于历史的记忆。就说大连的海神节吧,他所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种震撼,一种精神财富。

  民俗要想和城市旅游互动,最重要的还是让民俗走进百姓。因为,民俗起源于民间,而现在如果连民间都不知道了,或者不搞了,还谈什么民俗。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城市中修建一些关于大连民俗的雕塑或者景观,这样可以让外地游客一目了然。而且,在以后的导游过程中着力推广大连民俗,从多个方面让民俗真正走进百姓。

  宣传要先对内后对外

  王忆(大连移动通信公司职员):如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正逐渐成为旅游城市不可分割的因素之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青睐有加,缘于它不仅可以弘扬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更能向人们展示这个城市别具一格的魅力。但是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却对本地区民俗文化(如皮影、地方戏)等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喜欢了。

  如何让游人体验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大连的民俗文化宣扬和传播出去?我认为,以大连目前的现状远没达到用民俗文化来吸引外地游人的地步,所以不必急于把我们的特色文化大张旗鼓地向外传播。在目标的定位上还是先以本地人为主,多向他们展示自己民俗的东西,让老年人重温,让青年人认识,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的影响,并沿着民俗文化去追寻城市的历史。

  只有充分认识本地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促使我们主动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积极向外宣传自己的特色。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大连有什么民俗文化及相应特点,还怎么去吸引别人?二人转之所以名震大江南北,不就是在本地人都认可喜欢的情况下,才逐渐被介绍传播出去的吗?

  当民俗文化在本地深入人心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对每一个远方的朋友说,走!见识一下大连的民俗文化! (大连日报)

 

  • 上一篇:傣族的民风民俗
  • 下一篇:洪坑民俗文化村(永定土楼)门票价格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