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影视赏析 > 文章内容

有关长征的电影介绍200字

作者:心扉美文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4-01-01 阅读: 在线投稿

长征题材很多,看之前在想到底有没有有突破的地方,看下来确实有很多特色并且值得思索和评论的地方。这部影片虽然大环境还是长征的主要历程,遵义会议、六盘山、赤水、过彝区、过泸定桥,但是有新意。通过瑞伢子一家,他的父亲、姐姐、姐夫等残酷牺牲,反映长征的伟大意义。这是八一厂新片,看前觉得反映长征的很多了,但今天看完还是觉得很有新意的。
 王兵(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
 我现在眼睛都是红的,整个看片过程中一直在哭。二十几岁的人很难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以前听说犹太人遭到大屠杀之后,他们的纪念馆非常详细,而我们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很普通,让你感受不到当时的那种悲惨。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亲人的离失、肉体与大自然的搏斗,我觉得非常震撼,至今我还沉浸在影片中。感谢导演给我们带来这样一部好片子。导演把我们拉回那个年代,看那个年代的人怎样在领袖的指挥下去跋涉、去寻找光明。一个镜头让我很感动,战士们举着枪往前跑的时候,有一排绿绿的草,小孩子坐在那里在想,我们要往哪里走,感觉到无助,但是他们心中是充满希望的。整个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它用很微妙的手法让我感觉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光明的向往,还有他们那种很坚强的意志力。给我带来的印象是,我会重新去看那段历史,去翻一下书,有可能的话会关注意一下当时长征走过的那些路。
 龚金平(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相信有人会记得1959年的《万水千山》,那部电影中长征的重要场景,在《我的长征》中都有,比较起来,毕竟将近50年过去后,让我们看到中国拍军事电影的一些希望。首先在场面上我们就会发现,确实和美国的一些大片差别不大了。尤其开始过湘江的时候,那场面是相当震撼的。其次,我觉得我们现在拍主旋律影片,也越来越注重亲和力。比如我们上次看的《我的母亲赵一曼》,从母亲的角度来刻画赵一曼,和观众能产生一种亲近感。而《我的长征》,首先就把视角定在“我”身上,从整部影片来看我们能看到一种相当规范的叙事视角,它既然是以第一人称“我”,所以它每一个场景基本上都是“我”在场或者“我”看到,很少有客观叙述。我觉得这本身就是我们国产电影的一种转变,没有以前主旋律电影非常客观、宏观的角度,好像造成全面展示的效果,但是和个体的感觉有那么些差距,而《我的长征》在这个方面做得相当好。他把瑞伢子的一些情绪和感觉非常好地融合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亲切感,也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切地体认他失去亲人、战友、兄长的痛苦,而不仅仅是失去占有的痛苦,因为他们都是亲人,能够把个体化的情绪展现出来。
 再次,我觉得和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比较,或者和《万水千山》比较的话,整个影片还是显得比较含蓄,虽然有人物出来宣扬主流意识形态,但很多细节可以让我们捕捉到它对含蓄的努力。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过湘江的时候,瑞伢子是逆着人流而行的,也就是他这个时候找不到方向,但是后来他父亲叫他跟着走,就是他找到了方向,后来过湘江的时候,毛泽东出现了,瑞伢子问怎么走,他父亲说跟着走,非常含蓄的把一种跟着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的思想,这种以前直接用人物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比较含蓄的细节、场面告诉观众。我觉得这也是个非常大的进步。同时对领袖的刻画上面也是非常用心的,非常注意把领袖作为一个平民、一个普通人来展现。除了领导战争的才华,还展现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兄长,对瑞伢子的关心。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对贺子珍,对自己的孩子的复杂情感。这就把领袖平民化了,也能在观众心中产生一种更加亲切的感觉,也能够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同时这部影片和《万水千山》也有些相似的地方,它能够捕捉到人物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人物的成长,在《万水千山》中也隐约有一些人物个体的转变、性格的转变,在《我的长征》中也非常细腻地展现了瑞伢子在长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成长。
 它的缺陷可能是有些地方太直,也许可以更含蓄一些,还有一头一尾好像刻意制造个体性的回忆,但我看这一头一尾没有太大意义,也许用旁白或者低缓的叙述,效果也能出来。
 李建国(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这是部感人的革命题材教育片,不仅是青少年要看,我们党的干部作为党建教育,也应该要看。整体感人,细节感人,有别于纪录片的电影化,潜移默化中感动了观众。但是我个人认为有个败笔,瑞伢子发现留在当地的小孩,那张纸条瑞伢子竟然全部读了出来,在当时的年代,像他那个年纪的小孩怎么可能有文化。风格上可能也有些唐突,过彝区的时候,瑞伢子的姐姐向老乡唱起了江西的山歌,但是突然边上有和声,是彝族人唱江西的民歌,太唐突了。当然合唱从音乐理解说,是合着共产党的声音去感化彝族同胞,觉得音乐是没有什么民族区分的,但是从艺术处理角度上是有些不统一的。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放在电影美学上是不成功的。这是一个大事件,应该展现一种史诗般的悲壮。长征这段历史大家都不陌生的,中国这段历史在人类文化史、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战争史上是不能抹去的,所有的美学观应该是震撼人心的,而不是图解的。国庆前影评学会组织看的两部片子,就是有史诗般的感觉。一部片子是讲一个诗人,当然这种风格在可看性上可能欠缺了,但是反过来它所展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达到了那种效果。还有部电影是《山羊的盛宴》,我是把它定为一种政治片。所谓的电影美学上要达到的是心灵的震撼,是电影内在张力对观众的震撼力。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就是欠缺的。
 这部电影现在的标题是《我的长征》,它不是一般的战争片,用这个标题的话应该是部回忆片,结尾和开头是用回忆的,整个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段应该是虚实相间的,整部电影头和尾是用叙事来讲的,我个人认为是败笔。整个电影是应该用回忆叙述和当时的场景交叉结合,给人的感觉就更真实了。近几年中国电影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文化上,我觉得电影界和文化界要反思的。我们现在出现一种倾向,一种是《夜宴》、《十面埋伏》、《英雄》这类大片,一类就是主旋律。如果我们绝然把他们分成两大阵营的话,那中国电影要留下震撼人的,给国人都认可的中国电影,离30年代我觉得都差远了。可看性上来讲,它有它的成功之处。它很巧妙地截取了瑞伢子一家,瑞伢子的父亲、姐姐以及他的姐夫,这是家情、血液情。然后是社会情,那就是连长、指导员,还有少数民族的情。对长征这段历史我们要正视的,这部电影很显然是献给长征70周年的,放在这个背景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的导演、编剧功力不够。所以它第一层面没有解决,它只解决了一个好看,解决了一个家情,然后里面有亲情,有些细节是非常粗糙的。而且有一些话是一直在说,实际上大家都不要说。往哪里走、往哪里走,很清楚地,都不要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你的这句话是很好的一句话,就是往胜利的方向走。但是我们的编导太直白了,与其这样不如走纪录片的形式。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法西斯主义》,拍的时候走的全是纪录片式的风格,黑白的形式,我当时看的时候非常震惊,它实际上是反思二战的。所以我觉得放在长征70周年的背景里,再来看我们这部电影,我觉得是小儿科了。
 表演方面毛泽东和瑞伢子我还是认可的。彝族戏太粗糙。按照原先我对这种史诗般的电影的理解,这部片子至少要拍到两小时十分钟到两小时二十分钟才能达到预期的张力。现在看这部片子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留不下位子的。
 肖朵朵(复旦大学电影学硕士):
 中国战争电影欠缺的一点就是它永远只有悲壮,没有悲悯。我爷爷他本身就参加过红军的,他回忆起长征的时候就一个字苦。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先给马吃,马吃完了拉出来的东西洗洗干净,还有半颗粒的,那才是人吃的,皮带煮煮也是大家一起吃,还有皮鞋。过雪山的时候全部粮食必须扔下去,吃雪。在长征的时候个体死亡根本没有人在意的。而我今天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死亡作为英雄的定格。父亲的死也是一大群人围过来看,好像很同情,姐夫死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一个画面的定格,作为一个英雄的牺牲,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个体的存亡是非常微漠的,每个人能存活下来就非常的不容易。像《辛德勒的名单》这一类影片中,在整个苦难的中对个体的悲悯就体现得很好。而我们的战争片就太少给后人真实的震撼,它缺少很感人的真实的细节,很笼统很粗糙,缺乏个体的生动。
 张德林(华师大教授):
 讲客观史实,加强主观感受性,不同于一般单纯政治角度讲长征,主线是放在革命历史上,放在底层,与过去长征上层讲法有别,所以叫《我的长征》,强调“我”。电影叙述上加强了主观视角,每一个场景都有“我”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客观性,这一点在战争题材作品写法上还是有一定突破的。编剧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是个部队作家,写过《上甘岭》等,给我们的印象当时写得比较浅,艰苦呀、斗争啊,现在给我的感觉他在风格上有意识的有些变化。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大震撼力的。艺术上的震撼力比一般客观回忆录给我们的正面教育大。战争题材影片拍摄在我们国产电影中还是有所突破的。
 艺术的真实性,场面还是相当宏大,突破湘江,还有和彝族的冲突,飞夺泸定桥一夜之间要赶那么多路,那个场面和艰苦。特别是泸定桥很立体,有平的有高空的,各个角度拍摄,所以很雄伟,很有真实性。湘江那一站我看和西方的《拯救大兵瑞恩》有类似的影音效果。场面拍摄效果如果用宽银幕更壮观一些。我感觉有一些东西编剧还是煞费苦心的。遵义会议在侧面提了几句,没有用更多的篇幅,因为确定的主线在下面,毛泽东说“怎么走,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摸索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上是比较真实的。瑞伢子的一家四口人在战争里面一个个牺牲掉,每一个都有他的侧重点,这几个演员都是很棒的。
 有些地方我感觉比较难处理,生活实际是不是这样的,毛和贺子珍的小孩,那是人性和革命环境矛盾的集中体现,但是把孩子扔在那里的处理就值得商榷。姐姐的死也涉及到通过彝族的复杂性,也没有交代清楚。
 王兵(插):这是影片严谨性的表现,因为是瑞伢子的回忆,他不知道。比如说遵义会议他没有进去过,所以他确实只能在外面听到一些。
 它可以跳跃的,瑞伢子年纪毕竟太小,宏观的场面要通过他的视角表现(也有困难),视角的转换有很多,总体视角、作者视角、人物视角、人物的转换的视角。这部电影总体效果很好,确实有很大的正面教育意义。感谢八一制片厂出了那么一部好电影,
 翁世荣(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题材本身是难题,本身这个题材是史诗题材,但是他又不想重复以前拍过的长征电影,把历程讲得那么清清楚楚,选择瑞伢子从他的亲身经历作为一条线,但又不能放掉长征的基本背景。怎样把这两个处理好是个难题。现在大家肯定它一点,通过瑞伢子一家参加长征过程中痛苦和幸福的回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可它,我们认为这样的处理是优于过去的一些长征片,确实还是很感人的。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长征的一些基本历程,长征的连续剧要拍三四十集,但是《我的长征》里面造成了很多空白要靠观众自己弥补,如果没看过长征片子的话,观看时就会有很多不可理解的东西。还有个大难题,里面出现了那么多领袖人物,毛泽东(的刻画)还多一些,周恩来、朱德只出现这个镜头,别人是不可理解的。外国人对长征根本不了解,遵义会议,到底里面什么样的?朱德、周恩来在里面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要靠我们理解长征熟悉长征的观众自己来弥补它。过彝区也是不可理解的。这些确实很难,如果要加重这方面内容,就不是这部片子了。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应该以瑞伢子的角度,从十几岁的小孩到八十几岁的老人,他在回忆当年的情况。我们看到的视角更多的是编剧的想法。我们红军的整个历程它现在后面处理得比较简洁,也一笔带过了,主要是讲人。实际上长征前半部分是在人和人打,后半部分是在和大自然搏斗。雪地上走过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它有,但是一笔带过了。不要回避,这个是史实。少数民族那一块不要只是达尔火一个人。他既然以瑞伢子的视角来写,那瑞伢子的角度是一是家人,二是他的连队。我还是那句话,编剧不成功。低层面讲很好,很流畅,很有趣,有情感,但是回到史实上和长征地位上,还是觉得不满足。
 李建国(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好的历史题材是不是应该有年轻的导演、编剧加入,老的题材由老的编剧去编,这是个误区。还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的长征》瑞伢子看到的是局部,国外成功的片子让不同人物不同片断汇聚成一部电影。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应该为民族留点史实般的艺术品,从今天的角度看我们走过的历史,要有历史的厚重感、凝重感。

  • 上一篇:电视剧《山河恋》剧情介绍
  • 下一篇:经典电影介绍(成年人必看的一部电影)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