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七成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 考题难度震惊英国专家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3-11-01 阅读: 在线投稿

继英语被舆论批判,多个省市也纷纷降低高考英语比重之际,网民又将愤怒的矛头对准了数学。某门户微博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调查显示,70%支持数学滚出高考。有网友吐槽:“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

只能用来数钱的数学真的那么没用吗?“英语、数学滚出高考”的呼声反映了哪种社会心态?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国学大师比比皆是,但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却凤毛麟角。出现这种结果,跟封建社会的选才制度有关。科举考试规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大家当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四书五经。事实上,从秦汉以来,直到宋元,中国数学一直领先世界,而代数学基本是中国的创造。唐朝甚至一度把数学纳入了科举范围。显庆元年(656年),国子监开办了数学专科学校——“算学馆”,招收学生三十人,设置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主持日常教学工作。这样,国子监内就有了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个学馆。

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因“考试人数太少”而停止了。而后中国进入明朝,施行八股考试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除珠算外,数学发展逐渐衰落。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数学科目,在中国戛然而止。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激荡人心

中国近代数学的研究自五四运动以后才真正开始,但外部环境动荡,虽有若干优秀数学家出现,一直未能有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科学技术终于得到发展的时机。但随后“文革”十年浩劫,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停滞。

著名作家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也让陈景润的事迹在青年一代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成为亿万青年的心声。在那个年代,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意识非常的强烈。所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学好数理化,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自然而然成为社会的需要。从此,“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让无数青年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虐过你的是数学课不是数学

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数学滚出高考”,这其中的反转值得人深思。

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英国专家看到中国的高考试题后大惊:英国大一学生的数学考题,只不过是“勾股定理”,中国的高考数学题,却要画这么多辅助线!网友的吐槽也集中于“高考数学难度过大”,所以“数学应该滚出高考”。

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在与一群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他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

这说明:数学只是替罪羊,侧重技术性训练,把学生变成“做题机器”的应试教育才是真正元凶。

●“无用之用”对国人尤其重要

“数学无用论”是实用主义至上的表现。每门学科背后都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无用之用像空气,人们看不到,但缺不了。

古希腊学者认为数学是“学问的基础”,当时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更是直言“万物皆数”。到了现代,数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基础,每一次数学的重大突破,几乎都带来科学的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理解宇宙的诸多途径中,数学是最接近于真理的捷径之一。

同样,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中国人而言,恰恰是非常宝贵、非常稀缺的思维训练。一个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 上一篇:台湾国学教材首次大规模进入内地课堂(图)
  • 下一篇:莫言当网络文学大学校长 称写作界限越来越模糊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