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中国古代九大地缘政治灾难:沙俄从大清掠夺300万平方公里国土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3-10-28 阅读: 在线投稿

中国古代九大地缘政治灾难

9、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中国近古史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事件,简单说来就是某高富帅在2B队友的怂恿之下,纠集一群帮手前往城乡结合部摆谱,结果被一群屌丝爆菊,然后还连累全家老少,最后好不容易逃回去的,这个教育我们千万不要瞎逞能。

土木堡彻底改变了洪武、永乐时期“明朝攻,而蒙古守”的态势,北部边患急剧升温。此役当中,明朝勋贵集团彻底丧失了行动力,往日里皇帝们最担心的宗族势力确实没威胁了,但却为之后宦官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以至于明朝成为了阉党最为猖獗的一个朝代。

而在地缘政治方面,由于国防中最重要的宣(化)大(同)防线的崩溃,以及二三十万最精锐的明军战殁,使得明廷不得不全面收缩国防力量来补缺,在西北、西南、东北方向都出现了退让。

在更大的层面上来说,土木堡彻底打掉了明朝牛逼哄哄的心理状态,也先兵临北京城下,让全体明臣吓破了胆,尽管此时明朝国内一片稳定、经济发展正常,完全有能力反攻,但从此再也没有蓝玉北伐、永乐亲征的事迹出现,而在嘉靖、万历之后,各地狼烟四起,以至于连蒙古人都算不上大的威胁了。

8、羌胡南迁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都是以谭其骧老先生在80年代主导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插图的,在西汉的那张图上,黄河河套以南、被汉朝郡县囊括之中,有一块没标注汉朝颜色的地方,等到了曹魏时期则已经大到南邻关中、北含河套的程度了。那儿一直以来都是汉庭给投奔而来的各路胡人居住的地方,由于少有汉人肯去住,于是虽然是汉军打下来的江山,却变成了胡人们的家园。

这块“河南地”,之后成为了羌胡进入中原腹地的出发之处,魏晋时期大量胡人涌入中原谋生,为之后著名的“五胡乱华”,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当其他民族参与到天下大乱的纷争当中之后,由于缺乏文化认同,“统一”变得越发遥不可及。

之后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使得西晋那一点可怜的统一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创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乱时期。正是在南北朝当中,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辽东、云贵的控制力,后来即便穷兵黩武如隋炀帝之流,也没能收复失地。

7、南诏反叛

不管喜欢金庸小说的80、90代们,多么爱幻想大理国的浪漫情调,但西南这片地长期独立,给汉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前109年滇国归顺,到之后哀牢国内附,整个云南地区,包括缅甸、老挝一部——都一直受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至少也是有效的羁縻管理,但这一切在唐玄宗时期改变了。

南诏的兴起、壮大乃至后来的叛变历程中,唐玄宗的脑残决策要负主要责任。原本洱海地区六诏互争,竞相巴结唐庭,结果玄宗放着狗咬狗的局面不要,支持南诏在738年统一了云南,“收益”仅仅是设了个几无实权的姚州都督府,之后放任南诏坐大。再后来阁罗凤被张虔陀逼疯,而“闹情绪”之后,玄宗没有接受他的谢罪请求,而是举兵攻打,后面的事情就人尽皆知了。

南诏改旗易帜之后,联合吐蕃共同进犯唐朝,由于很快赶上了安史之乱的“好时候”,南诏得以迅速扩张,直到灭亡前都在四处征伐,当时其兵锋横扫成都、河内、南宁等地,云南是它的本土,贵州是它的附庸,柳州、遵义、宜宾等地是唐军的前线,整个西南、华南乃至于中南都被拖进了战火。

西南暴乱是自东汉以后朝廷疏于管理的必然后果,遗祸则在于让唐之后的朝廷几乎没法“接收”云贵。两宋时期云南是大理国倒不用说了,就算是厉害如元朝也无法做到“莫非王土”,还是明清两朝,靠着一把屠刀杀了几百年,才让土司们不敢再言独立,至于彻底控制……那已经是本朝的事情了。

6、幽云十六州

中学历史当中就有割幽云的介绍,并且将北宋极度不利的国防形势,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此,舆论更是将此与北宋定都开封结合在一起,认定此乃北宋亡国元凶。不可否认的是石敬瑭的汉奸举动遗祸无数,不过宋朝在骑兵并不占优势的山区(幽云主要是山地)还啃不下,也确实难辞其咎,但又考虑到辽/契丹也算是农业民族,想想隋唐征高句丽的旧事,难打也算正常了。

要注意的一点是:幽云之失不能全算到石敬瑭卖国和北宋无能的头上,大家去查查“河北三镇”,就知道其实从盛唐开始,西起大同东至沈阳这一地区的汉人,就因为长期与夷狄杂居而弱化了民族认同感,安史之乱时,这一地区出身的士兵们,毫无压力地踊跃屠戮中原各地民众,完全不比安禄山手下那些突厥、契丹、奚族军队手软,只是后世基本都把屎盆子,扣在那些少数民族头上了。

失幽云使得北宋不得不成天提心吊胆,被迫豢养一只巨大的常备军,偏偏这一累赘,也没有因为澶渊之盟而改善多少,就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样,不可能让人放心。而成天惦记幽云,又让北宋在女真人崛起之后,不顾一切地干了联金灭辽的昏头事,最终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5、西夏独立

在如今中国通行的历史教科书当中,北宋时期图永远都是四国军棋:北宋、辽、西夏、大理,不过我还会算上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不过北宋刚建立时可不是这模样,那时的西北活跃着朔方军、归义军、定难军等势力,名义上是宋的藩镇,实际上是独立王国。只是宋庭对于经营西北显然不是太认真,尽管削过藩,但力度主要限于中原,结果是西夏就此坐大,成为继辽之后又一个大边患。

西北独立的后果,最著名的就是失去了战马产地,以至宋军对阵辽军时“其来不能挡,其去不能追”,不过这账不能只算物产,秦朝没有甘肃照样打天下。问题在于西夏独立之后,并未安于现状而是继续扩张,摆在宋庭面前的不是交岁币就是打仗。而且西夏俯视北宋,对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今山西)都是巨大威胁。

西夏的咄咄逼人,使得宋庭面临北方全线紧绷的困局,正北和西北两大方向上的巨大压力,成为了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富庶朝代”的沉重负担,糜费无数的八十万禁军,最终在女真人的铁蹄下灰飞烟灭。


 

4、吐蕃统一

一直以来,我都是把吐蕃崛起,以及这一过程中唐庭的放任态度,作为唐朝灭亡的第一号元凶的,还就此批判过唐太宗的短视。    1   

  • 上一篇:隋文帝为何怕老婆?临幸过的宫女被皇后活活打死
  • 下一篇:古代女子献初夜的五大奇俗!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