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发布文章禁止使用领导人实名!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美文 > 人文天地 > 文章内容

林兆华《刺客》将上演 濮存昕演绎“士为知己者死”

作者: 来源: www.xfmw.cn 时间: 2013-10-20 阅读: 在线投稿

中新网10月14日电 林兆华全新作品《刺客》将于10月18至22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由著名作家徐瑛担任编剧,高亚麟“变身”刺客豫让,行刺由濮存昕扮演的赵襄子,以独特的视角全新解读“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历史重解。

一个剑都拿不稳的人,一个猪都没杀过的人,却不惜毁容,也要完成一个刺客的使命,只因士为知己者死。“刺”是暴行,也是对义的捍卫,可是这样的“义”是“可悲”还是“可敬”?

《刺客》取材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传统的《刺客》传达出一种忠义之情,此次林兆华全新作品《刺客》以独特的视角带来开放的的历史思辨。正如林兆华所说:“历史由人记载,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记载者的思想痕迹。进行艺术创作时,我们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一下历史,要在话剧《刺客》中表达一些对历史的态度。”导演希望人们能本着对作品的观看,能对历史进行自我重解,将演员和导演对历史、对英雄的看法输入在这个戏里。剧中豫让所谓的“忠义”究竟值得不值得,是不是值得去赴死,“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到底是“可敬”之义还是“可悲”之痛?

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化身刺客,不惜假扮囚犯去刺杀赵襄子。在失手后,豫让仍不死心竟自残毁容获取机会行刺。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门客为了“义”不惜自残去报恩去送死尽逞匹夫之勇,是为“可敬”之“义”;然而,豫让的刺杀又是可痛的,他刺杀赵王的实力,只是为了报恩,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是为可痛。在第一次的刺杀失败后,赵襄子的“宽容”也没有让他产生感激之恩,他反而自毁容貌博取同情寻求刺杀机会,这种为了“报恩”盲目刺杀的行为变成一种“愚”,亦令其处境陷入了二次“可悲”之痛。作品最后一幕,赵襄子为求豫让“复仇成功”安然长去,故意甩动袍服让豫让“刺中”,这既彰显了赵襄子的“侠义心肠”和宽容大度,更凸显了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盲目刺杀的昧义。豫让这种“知恩图报”、“不自量力”和赵襄子“侠义心肠”、“成人之美”让观众在“可敬”之“义”与“可悲”之痛中徘徊,一场有关于“忠”和“义”思辨会徐徐展开,带给观众更多的将是关于人生、人性的多重思考。

濮存昕扮演的赵襄子一身华服,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大气之风游刃有余,丝丝入扣,尽显威严的舞台魅力。而高亚麟扮演的豫让全力以赴,以命相搏,呈现出饱满的戏剧张力。两位主演极佳的舞台表演为《刺客》的“忠义”之辨镀上一层完美的保护色。现代艺术家王音设计的舞美——两面粗糙的城墙把舞台分割成了倒梯形,简单的设置不仅延续了林兆华讲求的粗犷之美,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视觉压迫的感官体验。

  • 上一篇:宁浩《无人区》定档12月 曾因内容问题被一再“雪藏”
  • 下一篇:众大腕共饮人生下午茶
  •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