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淡雅的文字中
时间:2015-08-03 10:4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读书,是一种自我润泽的过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悠然灌溉。书,是水,是一脉清泉,是精神的甘露;而心,则是一朵荷花,根植在水中,无声无息,吸足水分,自我开放,在晴日的午后,或者静谧的夜晚,散发出淡淡的馨香。 因此,朱熹说,“半亩方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性,明心见性,透彻灵魂。 因此,有一位作家说,读书之后的心,如露水浸染过的大地。谈的是读书后心灵的惬意,以及舒畅。 我喜欢读书,尤其在烦恼时,在时,在患得患失时,都会拿一本书,无言地独坐在阳台的躺椅上,慢慢地读着,读沈从文的《边城》,读周作人的。这时,就仿佛有鸟鸣盈耳,月光盈脸,珠露在心:浑身洁净轻松,如一片羽毛,在阳光下散发出丝丝的光线。 沈从文的,总是给人营造出一角理想的天空,营造出一角精神的后花园。这儿,有清清的流水,有高高的白塔,有边城,还有边城的人和洁净的:翠翠在这儿撑着船,间或见人说笑,眼睛会小兽一般一眨,低下头去;傩送在有月亮的夜晚,会登上岩头,唱着清亮亮的歌。这儿有吊脚楼,楼窗打开,白白团团的脸儿笑着露出;这儿有端午的鼓声,有“雨落下,水面一片烟”的迷蒙。这是一个和谐的环境,一片诗意的田园,无论是生活的,无论是精神的。可惜,我们只可远望,只可羡慕,却始终无法走近,无法进入。翠翠,还有翠翠们的山歌,就如一轮圆月,悬挂在边城的上空,悬挂在边城的夜晚,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即。 更何况,这儿还有悠扬的笛声,有迎亲的唢呐,有黄狗汪汪的叫声。 一切,都是这么美,让我们的心浸润其中,显得丰盈,洁净。 一切,都是那么洁净,拂拭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思想水灵,清新,馨香如梦。 沈从文《边城》的美,借助于洁白的文字,化为一颗颗清亮的水珠,映着青山绿水的韵意,带着青葱翠嫩的穿透力,穿过书本,穿过时间,一颗颗滴落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在养心的同时,也在养目,我们在润泽感情的同时,也在翰墨的香味中醺醺欲醉。 文字和内容,在沈从文的里,达到一种高度的美的融合。这种美,不是技术,是艺术,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和王维的诗,李清照的词,可以前后辉映,不相上下。 这种自然清新的美,在另一个作家的文中,也时时闪现。 这个人,就是周作人。在周作人文中,文字清流如水,感情洁白如云,美好的篇章如明花照眼,好鸟时鸣。在他的文中,故乡的野菜,提着竹篮走在乡间田野中的女子,还有那悠远的童谣,咿呀的乌篷船,山上如丹的乌桕树,把一个水乡的风景,淡出淡入地显现在我们面前。一时,故乡之思,如烟一般袭上心头。 此时,我们想到了故乡,想到了故乡山头的夕阳,夕阳下放牛老人的山歌;想到了故乡的小路,小路两边的野草野花,还有扛着锄头的农人;想到了我们当年背着书包,在早晨的风中一群群唱着歌向学校跑去。 周作人的散文,时时让我们踮起脚跟,遥望日益远去的故土,还有往事,还有童年和童年的人事。 读沈从文的文章,我喜欢在午后,一个人浑无闲事时,也无人事打扰时,坐在那儿,看上一两章--当然不能多看:美的东西,好的东西,应当细细享受,太快了,太仓促了,有些暴殄天物。一章读罢,满腹难言的愁绪,竟然一丝一缕地袭上心头。这种愁,说不清道不明,却很熨帖。我们的心,在名利场上已经风干,已经缩水,已经没有感情波动了。读了沈从文的文章,一种久逝的感情,又终于得以回归了:有感情波动的心,才是真正的心。 至于周作人的,我爱在患得患失时,在大挫折之后,一个人拥被而卧,看上一篇两篇,或是他饮茶的,或是他喝酒的,或是他有关故乡庙宇石桥的文章,都无不可。周作人的感情,无论忧喜,无论思乡,都化成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这些文字,如一杯热茶,一缕酒香,一盘酥油豆,让读者一颗风尘飘摇的心,找到一处生活的驿站,拍拍灰尘,坐下来,得到刹那的安抚。 红尘过往的心,负重前行,能得到一会儿歇息,得到一刻安闲,该多好啊!更何况这儿,风轻云白,月明如昼。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处精神的驿站。 那么,我们在繁忙中,在灯红酒绿时,为什么不放下手头的事,挤出一点时间,挑拣一刻安闲,拿一本薄薄的书,在安静的午后,或者虫鸣四起的夜晚,读上几页呢?“因过竹院闻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即是此理。读一片淡雅的文字,你的心就会拂去繁华,变成一朵荷花;你的人,也会一身清静,犹如一片通碧的莲叶了。 读书,读好书,真的很惬意很舒服! (原创作者:余显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