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传奇故事 > 故事 >

老人的悲惨生活

时光荏苒,星转斗移。

他(她)们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走过了80余载春夏秋冬,他(她)们是旧社会“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见证者,他(她)们是新中国“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那火热斗争的参与者。

他(她)们把一腔热血和满腹踌躇,抛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他(她)们把一身健肌,消耗在了家庭和儿女们的生活里。现在他(她)们老了,按常理来说,应该安度晚年,乐享天伦享清福了。可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的简单,那样的美好,那样的顺理。

说到这里,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想的很多很多,你一定会浮想出电视里、微信视频里那一幅幅老人困苦生活的画面,一定会吐沫那些逆子行为。那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画面和一句句不堪入耳的逆语不光出现在荧屏里,它就倒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里。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你跟随我走近他(她)们。

事件之一:“极其危房”里的老太太

在山西南部某村。高速铁路穿村而过,一条现代化的铁路建设场景似乎把这个村庄带入到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时代。看看村的石牌大门高高耸立,大门两侧的对联体现着古今两个时代的文明,“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风貌。咋一看,好也,妙哉!然而,于此不相衬的东西也依然存在,就在高速铁路的下边有一处“极其危房”,房屋的墙是用干砖摆起来的,没有用灰浆粘接,有小的地震就会倒塌。可就在这处“极其危房”里却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

见到她你一定会问:“老人家,你咋住这里啊?多危险啊!”老人家会这样说:“这是我儿子给我盖的房子,我孙子媳妇不让我在家里住,我儿子也没有办法,就给我搭建在这里了。”听完老人家的言语,你一定会骂她儿孙:“真不是个东西”!是的,我也会这样的骂他们。

这哪儿是人居住的地方啊?冬天四处透风,没有一点暖和气,夏天热的无法藏身,老太太就在高铁路桥下面乘凉。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会在想:是儿子不孝顺吗?孙子住的是二层楼房,可奶奶住的是“极其危房”,天理何在?道义何在?良心何在?法律何在?

一处“极其危房”在高速铁路旁边显得是那样的弱小,那样的无奈,那样的低矮,那样的悲惨,那样的不和谐,那样的弱不经风,那样的反差。谁看到“极其危房”,都会为老人家的生命安全而担忧,都会摇摇头发出“唉”的叹息。

可就在这种无奈的叹息中,她的儿孙却无所感触,就在大家的担忧中,她的儿孙却心安理得自在生活着。我们用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来形容老人儿孙的行为是再也恰如其分不过了。

我们看着现代化的高速铁路,再回眸那“极其危房”,让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陷入了极度悲哀之中。

事件之二:被气死的叶老翁

叶老夫妇80有余,俩儿子都已膝下之欢独自生活,孩子们虽说过的不是出类拔萃,但还是能说过去的。老两口身体尚健康,生活自理,平日里他们除消费国家发给老年人的养老金外,叶老还骑着自行车捡废品卖钱,日子还算安生。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叶老在捡废品时不慎趔趄了一下,结果回到家里俩腿不听使唤了,昨日能骑车行走的好人,今天突然成了寸步难行的病人了。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局面,俩儿子面面相嘘了。实质问题是:去医院谁出钱?……苍茫中,叶老被儿子送往医院治疗了几天,一看病情没有好转就回来了。叶老躺在床上,老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往日,老两口无病无灾的相依为命还算好。可现在叶老不能动了,死死地躺在那里,拉屎拉尿全靠人照料,老伴对此无能为力了,好多的惆怅让老伴计上心来。

夜晚,老伴对叶老说了:“你看你这样,我也挪不动你,要不就由儿子们轮流管你吧?”无奈之下,叶老坐上轮椅第一次登上了大儿子家的门槛,叶老开始体会被儿子赡养的滋味了。说是赡养,其实孩子们因生活所迫还要打工挣钱,干活养家,也不可能象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那样让叶老随心所得。叶老坐在轮椅上,在家里觉得憋屈,就捎信让老伴推他在街上透风。

其实,叶老是想和老伴说说心里话,倾诉一下心中的委屈。在儿女不在的情况下,叶老对老伴说:“老婆,你把我推回咱家吧,我在他们家里不习惯,给我一点饭菜,热也,凉也就那样,这样下去我就活不了了”。老伴看着叶老面色憔悴惆怅的样子,听着叶老满肚子冤屈吞吞吐吐的诉说,泪流满面。老伴含着眼泪劝说着叶老,“我也不想让你这样子,你要是好好的我们不是生活的很好吗,可现在你病了我管不了你呀,只好走这条路了,你就将就点吧”。

叶老听完老伴的劝说,觉得很是无奈,最后还是被老伴挪推着轮椅回到大儿子家里了。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叶老称心也罢,不称心也罢,即得事实已经无可逆转。叶老每日得到的享受是:三顿随意的饭菜;一天无人搭言的清静时光,难以和相濡以沫老伴相见的惆怅,……够了!足够了!!说叶老是享受不如说是软禁,说虐待可能有点过,接下来发生在二儿子家的一幕会让你坚定叶老受虐待的现实。

一个月过去了,大儿子“孝敬”到期了,接着叶老该接受二儿子的赡养了。叶老很尴尬的来到了二儿子家,心中的忐忑和惆怅想在二儿子家缓解一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二儿子比大儿子更变本加厉,由“软禁”升上到“虐待”了。

第二天,二儿子就质问叶老了:“你让我们管你,你一辈子给我们做了些啥,你没有管我们,我们为啥要管你?!”儿子讲完,二儿媳妇说话了:“我管你可以,每天给你吃了我就把家里门锁上,谁也别想进来看你”!叶老听到这扎心窝子的话,当即在轮椅上晃动了两下,张了一下嘴就晕过去了。

二儿子一看叶老不醒人事了就叫来了妈妈和哥哥,他妈妈生气的骂二儿子:“你说我们没有管你,你是从土里头蹦出来的,你是喝西北风长大的?!呜……”叶老的老伴边哭边骂。街坊邻居看到家里乱成一锅粥了,叶老还歪倒在轮椅上。一街坊说:“还不赶紧送医院,还闹啥?!”是啊,送医院不错,可谁拿钱啊?俩儿子都不愿意出钱。恰好,事情又出在二儿子家里,大儿子自然心安。

原来,叶老老伴给过大儿子三千块给叶老看病钱,二儿子始终惦记着呢,这不眼下非要他拿出来不可。经众人的说和,总算凑齐了送叶老去医院的诊疗钱。叶老在医院救治了几天,由于年龄高迈,医生也无力回天,叶老带着满腔悲愤走了。

叶老走了,按说家里该消停了。可,就在埋人这个问题上又出现了兄弟之斗。经邻居说和,二儿子负责叶老的安葬事宜,大儿子负责妈妈以后的后事。虽然这样说了,兄弟俩心里还是不服。二儿子说了:“既然我负责这次安葬活动,不允许老大来奔丧。”

这话听起来让人可笑,天下哪有不让儿子哭爹的道理啊,可他们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果真在出殡那天,大儿子在自己家里设了摊子,通知了亲切和友好来吊唁叶老。就这样,俩儿子各行其是的“发配”了叶老。

叶老走了,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了。也不知道二儿子和他们二老之间有多大的隔阂,不时还要遭到二儿媳妇的羞辱。一天,老婆婆去二儿子家了,看见他们在吃饭,儿子看见到来的妈妈即没有应称也没有让饭吃,老婆婆站在院子中间进屋也不时,走也不是。

这时候二儿子媳妇吐口了:“你来我家干什么,X你妈的,我们不好你还来我们家?”无奈之下,老婆婆带着满腔的愤怒离开了二儿子家。老婆婆见人就气愤的说:“人家不让我吃饭不说,二媳妇还破口大骂我,X你妈的,天下哪有这样不说理的,是我哪辈子做孽了摊上了这个丧尽天良的儿子啊?!”

事情还没有演绎终结,接下来,让我们猜疑更多的是老婆婆前景堪忧的生活。

事件之三:掏钱才能来哭老母

张老妇人膝下三子,古稀之年因老伴西游先去,剩下她孤苦伶仃生活。看着儿子们都成家立业,老人家感到是欣慰的。在老人家还能自食其力的时候,她从不麻烦孩子们,可人总会老的,总有不能自理的岁月。这不,倒了耄耋之年她需要儿子们照料的时候了,一个个儿子们却离得他们远远的。

可怜的是她无藏身之处,三个儿子的家里都不让他去住,她只好栖身在村委会院里的一间破屋里,街坊邻居送给他一些吃的,她就能饱一顿,没有人送的话,她就只好挨饿。大儿子脑子的思维及正常人不第,老实巴交,除干些简单的农活,没有其它的造诣;二儿子虽说脑子比老大强,可也没有干成什么大业;三儿子悠闲自在,吃了上顿不管下顿,恰似一个“公子”派头。

在赡养孝敬老母亲上,三个都不能称作是“孝子”,但按照三个表现,好点的还要属老大了,虽说老大脑子反应迟钝,可心眼实在,虽说老大能力不强,可微孝可见,村里谁家过事了,老大总是拿些馍馍和菜给老妈送去。老二也隔三差五的问询一下老妈妈。可老三对老妈妈来说就是“身外之物”,好也,差也,一概不问。

岁月沧桑人变老,母子情意何处找?可怜巴巴的老太太一生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了,“都说养儿为防老”,可现在三个儿子养活不了她一人啊。在这种无奈中,老太太在加剧衰老,死神在召唤着她,她终于抵挡不住生活的炎凉驾鹤西游了。

在料理老太太过程中,老大和老二忙碌了,老三若无其事。在出殡那天,老大和老二约定:“不准老三老吊孝,如果来哭丧必须拿来500块钱才能来哭老妈妈!”就这样,老三按照两个哥哥的要求掏出了500块钱才获得了在灵柩前嚎啕大哭的机会。老三趴倒在老妈妈的灵柩前哭的是那样的悲惨,那样的。他似乎在向老妈妈谢罪,似乎在悔悟自己的过去,似乎在让老妈妈宽恕自己的不孝!

晚了,说啥都晚了;完了,一切都完了。泪水,忏悔,醒悟都代替不了对老妈妈在世的孝敬。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事件之四:八旬老妪有家难回

云老在世的时候就给三个儿子分了家,并把自己和老伴赡养的事情明确给了儿子们。云老由老大赡养;老伴由老三赡养;老二负责还债。这样一来,三个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似乎均摊了。

云老在世的时候,和老伴勤恳生活,孩子们对他们的赡养责任或义务还没有明显地体现出来。云老死后,老伴的生活受到极大挑战,原来独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她力不从心,不得不栖身在三儿子的屋檐下。她的养老房被三儿子拆去盖楼房了,当初答应她拆掉旧房让她住新房的承诺现在让她迷茫了。新房基地较高,老人家年迈上不去格台,因此做饭的小厦子里就成了她的藏身之地。

老三在家最小,最受他妈妈的娇宠,老妈妈归他赡养可谓天经地义。可,眼下的事情怎么也让旁人不能理解,老妈妈也觉得不可思议。在家务里,婆媳矛盾总是难免的,但也是可以化解的。但让人们蹊跷的是,在这个家庭里因婆媳之间的一次“鸡毛蒜皮”竟成为她们永远不解的仇恨。老妈妈80高龄了,不时的还要受到三媳妇的侮辱和虐待。吃饭不管热冷生硬,随便给你吃就算不错了,有时候还吃不上饭。

照明电灯不让你着,把线给你扯断,你自己想做饭,不给你油面。可恨的是三儿媳妇还和老婆婆破口大骂,真是一个泼妇的模样,在老婆婆面前显得气势汹汹。邻居看到她破口大骂婆婆的样子,也是敢怒不敢言。一副穷凶恶极的样子吓得周围四邻都不敢和她供事。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她儿子呢?她儿子不管吗?”是的,他儿子在的呀。世界上就由这样怕老婆的男人,就有这样的逆子。

老婆婆在家里生活不下去就去闺女家了,在闺女家一住就是半年。春节到了,大儿媳妇说:“大年下的总不能让婆婆在闺女家过年吧”?就把婆婆接回到自己家里。由于大儿媳妇的恩赐,老妈妈算是在大儿子家里过了个年。

春节过后,大儿子给他老婆说话了:“我爸是咱们管的,妈是老三管的,明天让妈去老三家吧。”老妈妈好像是察觉到什么了,还没有等大儿子和大媳妇撵她,她就自觉地走出了老大家里。老妈妈走在大街上,正在惆怅之时,碰见了老二,还好,老二把妈妈带回他家了。

一天、两天,到第三天了,老二哭着找妈妈说:“妈啊,你走吧,你不走我的家就完了”!我们由此判断,肯定是二儿媳妇在夜间给二儿子“刮台风”了,他经不起老婆台风的袭击就找妈妈来了。老妈妈看到二儿子为难的样子,无奈的离开了他们。

天灵灵,地灵灵,

老妪何处把深藏?

一生辛苦为儿忙,

到来漂泊在街上。

三个儿家都走遍,

没见真心来赡养。

想来想去心惆怅,

闺女家里度饥荒。

老妈妈带着无奈又去了闺女家里,这次闺女发现妈妈变了,变的默默寡语了,变的思维迟钝了,变的眼神苍凉了。是啊,她能不苍凉吗?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赡养她的,看她眼在流泪,可心在流血呀!时间不长,老妈妈脸上消瘦了,气色恢萎了,食欲不振了,行动迟缓了。

闺女看到妈妈有不详之兆,就叫来了舅舅,想让舅舅来说服三个儿子,来为老妈妈做最后的赡养抉择。舅舅来了,看到姐姐气息奄奄的样子,给三个“孝子”规定:“不管以前是怎么赡养老人的,现在每人轮流赡养妈妈十天”。轮流赡养就从老大家开始了,一天、两天、三天,到第八天的时候,老妈妈不再享受他们的“孝敬”了,带着满腔愤慨上九天了。

老妈妈前脚走,后脚这三儿子就来了,对老大说:“咱妈妈是我管的,我要把妈妈拉回我家进行安葬。”貌似看来,三儿子可够孝顺的,其实他是想借机安葬妈妈之际收些好处罢了。这真是:“生前无孝心,死后显怜悯。活着不殷勤,过世才嘴贫。”

在葬礼那天,三个儿子披麻戴孝,一身“孝子”装扮,二儿子哭的是那样的伤心:“妈妈呀,我还没有孝敬你,你就走了,呜…呜”。在场的有心人议论了:“你妈妈在你家你撵她走,不走你的家就完了,这时候你说没有孝敬你妈妈,早晚了,啥东西!”众人的锐利眼神在扫描着眼前的一切,也在记录着眼前的一切。

老人家走了,村里好多的风言风语,有说老人家是给饿死的,有说老人家是给气死的。其实,要我说,老人家是连饿带气让死神夺走的。生前老人家没有一个安生的家,这次她找到自己的家了,我们祝愿她在天堂里比在人间生活的更加自在。

……

我们都有老人,我们也会变老。试想:等他(她)们老的时候,他(她)们今天的所为就是为儿女做孝敬他(她)们的“榜样”!中国有句俗语: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请相信,道义或法律,会给他(她)们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