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是味精痛是盐
时间:2015-06-19 15:39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痛与痒,是身体极平常的两种反应,也寓意某种经常要面对的困苦。生活要快意,先得把它们的方方面面看清楚。 苏东坡有一个有趣的概括,说,痛可以忍,痒难忍。这确实是每个人都能用生活经验证明的道理。 细究起来,痛之所以可以忍,或许有其生理上的科学原因;如果说心理上,是因为我们拿它没有办法。当然可以用止痛药、贴止痛膏,但不方便,成本大,效果却未必好。痒难耐,并且经常突然来袭,如雷击般让人酥麻痛苦,仿佛天地就只剩那一块痒的皮肤。气势虽汹汹,但只要抬抬手,挠挠,痒意就消失,轻松与快意袭来,痛快至极。如此,怎能任痒嚣张?“痒难忍”,就难在即使你想忍,双手也会自己做主,跑上去挠。 痛处与痒处,还是一门交际的学问、讲话的艺术。一个人不会说话,就老把话“说到人家痛处”,揭了人家伤疤,让人误为仇敌。或者“说到自己痛处”,泪水不由得止不住地流。而办事玲珑说话得体,则“挠到别人的痒处”,让对方喜不自胜,引为知己,难事烦事都一口答应。 善说也好,善做也好,固然有技巧。但归根到底,是要本着一颗善心,多替对方着想,说话做事前思量一番,未必都能扰到别人的痒处,但大约也不至于说到对方的痛处,让自己难堪,两败俱伤。 人都痛惜自己,不愿身心受苦,喜欢不痛不痒,保持恒定。实在不行,选择易对付的痒而不愿意痛。但痛有痛的好处。痛过,或锥心刺骨,或痛苦欲裂,或阵痛钝痛,个中甘苦滋味,记忆深刻。除了个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痛过的人更会珍惜不痛的日子,一帆风顺的境遇。主持人柴静说,没有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定然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淡然去面对与不幸,并获得更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赋予自己更有价值的生活态度。散文家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没有疼痛过的人生,何其轻飘;没有伤疤可以细数的人生,何其苍白。 相对于痛给人生带来的警醒,痒则轻浮多了。挠挠就好,谁都不会在意,因为不深入,它也就登不了人生修炼法门的大殿。 痛与痒,有时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痒也未必都不堪一挠,也有些痒,很顽固,抓成了痛才罢。 对比起来,痒,是生活中的怪味零食,炒菜时用的特殊味精,周末狂欢的小插曲。痛,是生活中的大营养,厨房里不可缺少的盐巴,人生舞台的大慈悲。明白了痛处与痒处,不妨用轻松游戏的姿态迎接痒的洗礼,以感恩修炼的心接受痛的锤打。这样,痛与痒,会是人生路上两个好伴侣,痛处与痒处,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