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而不顺,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时间:2015-06-19 09:3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从原生家庭中跋涉而出的成年人,如何和父母相处,这是伴随为人子女一生的事情,也是很多人困惑和纠结的源头。 中国的语言其实很有意思,很多我们平时说惯的词语都暗藏玄机。比如“孝顺”这个词,“孝”是指孝敬,恭敬,而“顺”,指的是顺从,服从的意思。合起来,传统文化中对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标准就是,既要孝敬,又要服从。 这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或许行得通,小屁孩什么都不懂,家长自然在子女的世界中巍然挺立,完全是需要仰视的“高、大、全”的形象,他们是子女的主宰,不听他们的听谁的。在一个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年纪中(不包括叛逆期),身为子女的既无力给予,又无力拒绝。 但这种格局在孩子逐渐走入社会,开始独立承担生命的责任之后自然被打破。成年人要学会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对于父母的意见可以参考,可以借鉴,但不能盲目的服从。 当然,不可否认父母所积累的智慧可能是孩子暂时难以企及的,但这不过是两代人在年龄和精力上的差,时代进步了,思想观念变革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无视这种变化强行将儿女束缚在自己单一的管制下,结果只能是弱化了下一代的生存能力。 一旦父母管得太多,开始的时候是不愿放手,到最后就变成了不能放手。想放都放不了了。有些自己不工作,让年迈的父母养活自己的“啃老族”就是这种父母和孩子以爱为名义,共同创造的悲剧。 生命就是一个轮回,父母和儿女的位置随着时光的会有一个自然地循环和接替。民间老话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做儿女所能给予父母的最大的爱,就是为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骄傲的人。对父母,要尊重、关心、体贴,说通俗点就是,管吃管喝,管生活的好,但要是手伸的太长,就坚决不能惯着。 有人说这样做父母是要伤心的。这我同意,中国的父母习惯在儿女的“翅膀硬了”,不再言听计从的现实中感喟大势已去的悲凉,并且很愿意把这种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道德上的,让孩子因为自己脱离父母的生活而先对父母心怀愧疚。 所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伤心是一种必然,是无可回避的关于精力上的衰退所带来的失落。要什么样他们才能不伤心?顺从他们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做儿女的越没有创造力,约依附于父母,他们越会觉得不满足,反过来还会感叹自己命苦,孩子处处需要自己照顾。 如果伤心是一种必然,那伤着伤着就习惯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和位置是斗争、试探的结果,做儿女的只要坚持立场不动摇,首先软弱下来的,还是父母。当然这里是指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个别只在乎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毫不关心孩子死活的父母不在此列,这样父母让他们伤心就伤心吧,反正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拿我自己举例吧。可能我是天生就有反骨的那种人,从成年以来,我认准要做的事情从来未曾因为父母的阻挡而停步。为此我爸经常抱怨不已,但要想让他高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实了,说你笨;机灵了,说你没城府;懒散了,说你不求上进;勤快了,说你不像大家闺秀。没好了我就。 在若干年里,我一直寻求着让他可以满意什么都不挑的办法,但终于我发现,挑刺是他老人家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消遣,企图通过又孝又顺的方法来让他承认我是好孩子几乎是徒劳。所以我学会了一手抓孝心,一手闹独立的政策。生活上关心,但坚决不被他的意见干扰到自己的原则。 刚开始的时候我爸也坚决抵抗,不过就像所有的太上皇最终都要认识到政权已经彻底归新科皇帝,而自己却大势已去一样,他到底是适应了物质待遇有所提高,政治待遇直线下降的地位。美滋滋的过上了晚年的美满小日子,除了个别时候发现牢骚之外,基本满意这个完全不听话的女儿了。 装聋作哑法。 我爸说:“晚睡,你看你这件事情怎么能这么做呢,你错了,你应该如何如何(此处省去1万字)。”我在旁边一脸麻木,默不作声,其实心思不知道神游到哪个爪哇国去了,他说的什么全都没听见,一转身就扔到脑后去了。 不置可否法。 我爸说:“晚睡,你为什么不在网上炒作一下自己呢,你看人家谁谁谁……”我随声附和,“哦,是吗”,“哦,这样啊”,“哦,原来如此”。我爸看到有回应,说的越发来劲,其实什么效果都没有。 转移视线法。 我爸说:“晚睡,你怎么从来都不听话,你要气死我了。”我岔开话题:“爸,听说有个饭店新开业饭菜特好吃,今天我请你和我妈去试吃一下如何。”到饭店小酒喝着,我这边小恭维话溜着,他早就把教训孩子的事情忘记了。 直截了当法。 我爸说“:晚睡,你这次别给我来那套装聋作哑、不置可否、转移视线的做法,你当我看不透你阳奉阴违的小伎俩吗,今天你就说这件事情你办不办吧。”到了何去何从生死存亡的时刻了,我也毫不怠慢,直接就说,“不办”。不管接下来他老人家如何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就算被撵出家门也没关系,反正过几天等他消气了厚着脸皮再回来。 和自己爹娘不必较真,有的人参不透这个道理,经常因为父母的极端言行或者一些做法而生气,觉得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其实有什么理由让父母一定理解我们呢?管我们吃好喝饱,管我们受教育,让我们可以长大成人,这就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大贡献了,他们把自己的精血分散在在每一刻相处的时光中给了我们,今天的这个你我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影子,不管怎么变化都不会摆脱他们了,那又何毕再来要求他们一定要紧跟着我们的生命,洞察我们的每一点变化和迷惑呢? 这段路,曾经是他们领着我们走,现在,该是我们领着他们前行的时候了。 放下怒气与苛求,用宽容的、豁达的,甚至宠溺的眼光去看待父母,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会发现,爱是一种本来应该轻松的事情,只要降低那些因为接近而逐渐提高的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比较成熟的心智和相对独立的人格。那些一直被父母控制和约束的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父母的,根本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和胆量,一时间难以做到让他们敢于反抗自己心目中的权威。而且能不能争取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也要拿实力来说话。 有的人成家生子,事业有成,却看见父母就威力全无,对父母一些不合情理的做法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活来成全父母的意愿。要我说这样的人就是从心理上没有真正成年,一遇到事情就回归到一个小孩子的心情,所以才任由父母摆布。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父母对我总要管头管脚的,甚至干涉我的婚恋问题呢?而我的反问是:你觉得自己表现出了一个成年人应有的独立和能力了吗?你所做的决定是足够理性的吗?像那些在已经成年后还胆怯懦弱,赖在家里不走出社会,或者行为幼稚不堪凡事都没有准主意的人,仅凭一时的激情和任性来做事,自己惹了祸习惯让父母来收拾摊子的人,别怪父母不拿你当成年人看待,用小孩子的那一套来管理你。真给了你权力,你也用不好,不如收回算了。 想当一个大人,就要先做一个大人。 我儿子小时候从书里看到一句话,他把这句话转送给我,“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是为了分离。”是的,不管父爱还是母爱,这些高贵而无私的感情都是为了让我们最终成为一个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就像舰艇终要离开母舰去远航,情感上可以无限延长,但精神上,我们必须独立成长。 孝,而不顺,这是子女所能回报给父母的最好的爱。 只有孝而不顺,才能够尽可能的处理好对父母的爱和追求自己的生活之间必然要产生的那些矛盾。“孝”,是前提,对父母一定要尽到儿女应尽的赡养义务,“不顺”,是坚持走自己要走的路,不充当上一代人的傀儡。 人生就像走路一样,父母在前,孩子在后,中间保持一段距离,但父母慢慢的老了,走得越来越缓,孩子却正当盛年,步伐加快,中间的这段距离在不断缩短。每个人都将迎来生命中这样的一天:孩子与父母并肩行走,而行动的方向不再由父母决定,而是由孩子来把握。 作者:晚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