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打造首个萤火虫保育区
时间:2015-06-16 09:54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孩子们跟农民伯伯学习插秧 星岛环球网消息:面积20平方公里的深山内,栖息着11种、数十万只萤火虫。每年4至9月底,各种萤火虫逐次登场,漫天飞舞。这一壮观、浪漫美景,会不会像众多城市曾经的萤火,因为环境污染,彻底从人们的视野消失?37岁的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萤火虫专家付新华博士相信不会。眼下,他发起成立的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正与咸宁市通山县厦铺镇政府合作,在当地打造国内首个萤火虫保育区——大耒山萤火虫保育区。 《武汉晚报》报道,“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有萤火虫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很好。”付新华说。建立萤火虫保育区,是为了探寻“栖息地保护+科研+赏萤+科普”的最佳生态保护模式。 大耒山萤火虫保育区如何保护萤火虫?5月31日,记者前往大耒山,进行了实地探访。 两位女孩夜夜深山观萤火 “今日赏萤指数:三星(4000只左右)。夜间天气:小雨。”5月27日上午,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当天赏萤指数,为游客前往赏萤提供参考。该平台每天发布的赏萤预报,均出自两位女孩之手。 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王婷婷,是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派驻大耒山的项目官员兼萤火虫观察员。她的助手是该中心从当地招聘的25岁女孩程文姿。今年3月起,每天夜晚7点至9点多,她们都要骑摩托车,深入山区各个监测点,观察记录萤火虫出现的品种、数量及活动情况。除了及时作出赏萤预报,她们还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普查大耒山萤火虫资源,在今年底绘出大耒山萤火虫分布地图,为保护萤火虫栖息地提供精确的第一手资料。 “付新华老师以前在大耒山发现了8种萤火虫,今年又发现了3种,达到了11种。”王婷婷说,每发现一种新的萤火虫,大家都感到特别高兴。 付新华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大耒山萤火虫资源非常丰富,不断有新的萤火虫物种被发现。2013年,他们发现了“跳跳萤”,这种萤火虫雄虫飞得很高,发光也很亮,但雌虫翅膀很短,飞不起来,只能在草丛中短距离跳跃,每次跳2-3厘米。这种新物种尚未正式命名,为便于识别和称呼,他暂时给它取了个很 萌的名字——“跳跳萤”。 今年大耒山发现的萤火虫中,有一种叫三叶虫萤。这种萤火虫是付新华2010年在四川省峨嵋山脚至乐山一带最先发现,并与外国科学家一道命名。大耒山是我国在四川省以外的区域,首次发现三叶虫萤。该中心观察发现,大耒山6处栖息地,共栖息着近10万只三叶虫萤。4月初,三叶虫萤漫天飞舞,极为壮丽。 付新华说,环境污染使萤火虫从城市消失,“躲”进深山老林。为满足人们的赏萤愿望,商家有的大量购买萤火虫进行商业展示和放飞,有的在网上大肆贩卖。这些萤火虫几乎都是从野外捕捉而来,它们离开栖息地后无法生存繁衍。这种杀鸡取卵的赏萤方式,是对萤火虫的残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