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名言 > 励志名言 >

【国学智慧】(4)

  老子名言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确的无为的方法治国,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无所事事来取得天下)
  【解释】(旧)中国的政治是,以无为、不杀骗取天下,然后以暴力治国。

  老子名言 66:“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是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入昏乱;人们的技术越巧,奇特的物品越多;法令越分明,强盗反而越多)
  【解释】中国文明是反技术、反法治的文明。

  老子名言 67:“正复为奇,善者为妖”(正常随时可能变为反常,善良随时可能变为妖孽)
  【解释】老子善于辩证地看问题,他认为好可能变成坏,善可能变成恶,所以,用不着死守是非善恶。

  老子名言 68:“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正直但不莽撞放肆,光辉但不耀眼刺人)
  【解释】老子一方面提倡韬光养晦,另一方面提出光而不耀,说明他还是有“发光”之心、世俗之欲的。

  老子名言 69:“治人事天,莫若啬”(统治人,事奉天,没有比吝啬更好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
  【解释】吝啬、节俭、轻松、少为、淡然、无事,也是小农社会的表现。

  老子名言 7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解释】从易处、细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这既是脚踏实地做事的方法,也是农业文明无想象力、无冒险精神、做事刻板的反映。

  老子名言 7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结束时象开始时那样谨慎,于是就不会把事情搞坏。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看重贵特的物品;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以补救众人的过错)
  【解释】“不欲”、“不学”与现代文明、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

  老子名言 72:“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不是要让人民明白,而是要使人民愚昧。人民之所以难治,就在于他们的智慧太多)
  【解释】所有的专制统治者都害怕人民有知识,有智慧,所以,焚书坑儒,批判知识分子的事何其多。

  老子名言 7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要统治人民,必先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虚;要领导人民,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所以,圣人统治人民于上,人民并不感到有压力;领导人民于前,人民并不认为有障碍)
  【解释】此统治策略是以“上民”、“处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一切都是骗局。

  老子名言 7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一个好的士兵并不一味逞武,善于作战的人并不表现出他的愤怒,会打仗取胜的人并不跟敌人周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虚,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他人之力)
  【解释】“用人之力”是中国谋略的核心,也是中国武术的窍门。

  老子名言 75:“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解释】中国的谋略是后发制人,在原子弹发明之前,它比西方的先发制人更加厉害。

  老子名言 76:“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解释】以气势、意志、心战、同仇敌忾的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获胜,而不是唯兵器获胜。

  老子名言 77:“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由于世人的无知,所以他们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
  【解释】中国的圣人是神秘莫测、穷困潦倒的。

  老子名言 7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人民陷于饥荒,是由于衣租食税的人太多,因而陷于饥荒;人民难以统治,是由于统治者巧取强为,因而难以统治)
  【解释】老子强烈地反对剥削压迫,向往公平、太平之世,可是又拿不出具体的办法,只有平均主义、蒙昧主义一途。这种浪漫主义传统延续了几千年。

  老子名言 7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军队逞强,就会覆灭;木头逞强,就会摧折)
  【解释】老子深刻认识到强弱的辩证法。可惜的是,统治者不会听他的。(旧)中国的军队、官府从来是逞强欺民的,只有老百姓倒是不逞强,避强就弱,表现了老百姓的善良、憨厚兼懦弱。

  老子名言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解释】小农经济必然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守土重迁,没有商品交换,没有技术、信息交流,人民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中国五千年社会的写照。

名人名言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