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就是奉公行事,不徇私情。《尚书》中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武则天制定的《臣轨》中说:“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是对官吏作风的较高要求,它一方面与“守法”相关联,另一方面与“廉洁”不可分。守法,就要严格自律,不执法犯法;廉洁,就要克制私欲,清白不污。在现代社会,奉公更多地表现为爱护集体事业,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守法与廉洁乃是奉公的基本要求。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出处】《尚书·周官》。 【大意】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提示】周成王平定殷商叛乱后,颁布了诰令《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就是其中的一句,旨在号召百官以公平之心除去私欲,赢得民众的信任。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句话的后面又说,“议事以制,政乃不迷”,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典章制度行事,政治就不会迷乱。这一开明的为政思想,具有“民本”和“遵制”的双重内涵,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不能不令人赞叹。 大义灭亲。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 【大意】真正的公正廉明者甚至可以不顾亲属的利益。 【提示】墨家的一个学者叫腹<IMG=T01150AA>,居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又只有这一个儿子,就下令不要判处死刑。但是腹<IMG=T01150AA>却不同意,他说:“按规定,杀人者就得处死,伤人者也得受刑。禁止他人随意杀伤别人是天下的大义。所以,即使大王赦免了我的儿子,我也要执行规定。”最后,在腹<IMG=T01150AA>的坚持下,他的儿子仍被处死了。这就是“大义灭亲”的故事。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 【大意】对公家有利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就没有不去做的,这就是忠。 【提示】这是春秋时晋国君臣的一段对话中的一句。原来这里的“公家”,是指晋献公的王室。后来人们引用这句话时,泛指国家的大公。意思是任何对国家、社会有利的事,只要知道了就应该立刻去做好,这才是对国对民最大的忠心。这里包含着三层意思:首先,是否心中有国家、有群众,时刻想到国家和人民的事、自己对国家的一份责任;其次,知道国家的任务,想不想去完成;最后,是不是努力去做好,做得完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大意】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顺从。 【提示】这是孔子关于君臣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至理名言。我国古语里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等说法,都是说只要上面做得正、行得正,以身作则,下面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就自然良好。东汉光武帝时,阴皇后“在位恭俭,少嗜玩”,影响到下一朝,她的儿媳马皇后也常在宫中穿粗布袍服,不加花边,不讲排场。她们认为,作为一国之后,就应“以身率下”。结果东汉初年整个宫廷生活简朴,没有出现腐败奢侈现象。唐太宗在位时,也有“若安百姓,必须先正其身”的思想,所以上下一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景象。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地位高的人有什么喜好,那么在下面的人肯定会更加喜好。 【提示】这个有关为政行为的看法,强调了领导对下属有相当大的表率作用,如果领导能以身作则,那么下属也会安分守己;如果领导本身就贪赃枉法,又怎能做好下属的工作呢?所以,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首先要对领导者加以约束。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出处】《韩非子·有度》。 【大意】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提示】这句话强调,公正是执法的前提。公正执法才能取信于民,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在法治社会,更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犯罪的处罚、善行的褒奖要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视同仁,而不可徇私枉法。 公生明,偏生暗。 【出处】《荀子·不苟》。 【大意】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提示】公正廉明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政治理想,它是建立在仁爱诚信基础上的,强调作为一国之君,首先要以德服天下,这样才能处事公正,明辨是非。唐太宗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广开言路,任用贤相,终于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来,他不理朝政,闭目塞听,奸相李林甫专权长达19年。李林甫口蜜腹剑,嫉贤妒能,排斥异己,致使唐朝政治腐败,最后爆发安史之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出处】《礼记·礼运》。 【大意】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提示】《礼记·礼运》在这句话的下面的一段话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意思是说,在那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家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老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着。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的出现。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出处】贾谊《新书·阶级》。 【大意】为了国而忘记家,为了公而忘记私。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提示】贾谊这句话本来是针对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说的。如果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它,这句话告诉人们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利害的取舍,应以符合道义为标准。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去危害国家和群众利益。这是有关道义的根本问题。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 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提示】“衡”是古代用来称量轻重的工具。“绳”是古代用来衡量曲直的工具。只有使用精确的工具,才能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法律也是一样,只有在保证法律本身公正并被公正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彰显法治的优越性。执法者只有不偏私,不固执己见,法律才有公正可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出处】《淮南子·泛论训》。 【大意】治理国家有常理,而以对民众有利为根本。 【提示】这句话是提醒执政者,国家因民众的存在而存在,国家的举措都要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违反了这一点,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 【大意】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口出一言百姓都会听从,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 【提示】这句话是说,做官只要公正无私,那么他的话就能一呼百应,大家都听他指挥。两汉时期,有几位可以称得上这样的好官。东汉光武帝时的张堪,由于他在渔阳太守任上秉公执政,“捕击奸猾,赏罚必信”,所以深得当地人民爱戴。当他提出要在渔阳地区(今北京地区)大兴水利时,众多百姓响应,一下子开出稻田八千多顷,使人民富裕起来。渔阳百姓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意】依照法律奉行公事,则上上下下都公平了。 【提示】这是《史记》中赵奢所说的一句话。赵奢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开始任赵国收租小吏,当收到豪门贵族家时,贵族平原君不肯缴纳租税,赵奢毅然惩罚了平原君,按法处死他家骄横的管家。平原君大怒,竟要杀害赵奢。赵奢据理力争,讲了“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这几句很有分量的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从此赵国收入大增,国家也强盛起来。这个故事说明,掌权的人首先要做到奉公守法,下面的人自然会效仿。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大意】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差别,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提示】这是司马迁记述父亲司马谈评论法家时的几句话。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那些权贵是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的,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出处】刘向《说苑·政理》。 【大意】做官要公平,理财要廉洁。 【提示】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职业道德,尤其重视官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等都是官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公平是为官办事的基本要求,廉洁是对待钱财应持的基本态度。官德是古代选拔、晋升官员的重要根据。官德作为官员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出处】徐干《中论·赏罚》。 【大意】圣人不敢因亲戚的私情而废除国家的刑罚,也不敢以怨仇的私愤而不履行该给予的嘉奖和赏赐。 【提示】公平合理的赏罚,就是撇开亲情和恩怨等外在因素,以法律为准绳。在我国封建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亲姐姐,有一个管家横行不法,被清官董宣处死,刘秀的姐姐哭诉到朝廷,让刘秀治董宣的罪。刘秀要董宣当面向她叩头谢罪,但董宣就是梗着脖子不低头,刘秀最后为董宣的严于执法的精神所感动,不仅不治罪,反而重赏了董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项令”的故事。刘秀当真做到了“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 【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 【提示】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元228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准备出师再度讨伐魏国,当时不少人反对连年兴师远征,于是诸葛亮在出发前上书(即《后出师表》)后主刘禅,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认为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出路。在文章的最后,诸葛亮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表明自己的决心与勇气。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成为表达奉公精神的经典用语。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出处】傅玄《傅子·通志》。 【大意】有公心必然会有公道,而有公道则必然会形成公正的制度。 【提示】这句话推出了“公”的几个层面,构成一个递进的逻辑关系。其中,“公心”是基础,“公道”是中坚,“公制”是目的。一个社会要想在“公制”上运行,必然要有“公心”和“公道”的支持。作者列举了尧、舜不立子嗣为继承人的例子,认为那时尊贤让贤的做法是公道的,而领导者的大公无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能守节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 【出处】范仲淹《治体·答手诏条陈十事》。 【大意】只有严守节操的人才能制服奸恶贪赃的官吏,镇服那些强暴刁滑的人。这样法律才能公正无私,百姓也就不会受冤枉了。 【提示】这是范仲淹对皇帝上书中的话。这一上书简称“条陈十事”,是范仲淹改革的十大纲领。北宋到范仲淹时,官场已十分腐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之事层出不穷。范仲淹提出必须首先重用那些自己行得正、做得正,坚持大节的人,让他们来整顿吏治,这样政治清明才有希望。早已被民间神化了的包青天包拯,就是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清官,他和范仲淹在整肃吏治、公正执法方面都做了许多好事。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出处】包拯《论星变》。 【大意】发号施令,关键在于一定施行;奖赏善行、惩罚犯罪,关键在于不随意扩大范围。 【提示】治理国家,必须有固定的规章制度。中国的春秋以前强调以道德礼义来治国,后来开始有了成文法典,秦代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后,强调按法律、制度办事。当然,在专制制度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但在传统美德中仍有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出处】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 【大意】只要有功就赏赐,只要有罪就处罚。 【提示】这句话旨在强调要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执法的公正,行赏论罚,以“有功”和“有罪”来衡量,不能凭一时的喜怒,也不能凭与自己关系的远近亲疏。春秋时晋国的祁奚先后举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官职,被当时的人誉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出处】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大意】只有公平才会产生清明,只有廉洁才会产生权威。 【提示】对于为政者树立威望来讲,自身的执法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清明与权威的产生并不能完全依靠权力与强制,而要更多地依靠为政者自身的公正与廉洁。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出处】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大意】天下人如果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如果人人都谋求私利,那么天下就会陷入混乱。 【提示】这句话概括了“好公”和“营私”的不同后果,从中可以引申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心的结论。如果人人都能以公心对待别人,对待工作,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