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人生哲理 >

哲理文章 A→Ω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哲理文章 A→Ω——关于生与死 (2007-05-17 20:06:58)

  哲理文章 A→Ω——关于生与死

忘不了6月底我在柏林幽静的弗里德里希街见到一座教堂给我留下的印象。
  高高的红砖墙,左右对称,上方各有两个希腊字母镶嵌在墙体上:A  Ω

  我知道它的涵义。因为早在1993年我造访科隆的一座公墓时便见到过在一块碑石的左右两边刻有这两个字母。在古希腊文中,A(读“阿尔法”)和Ω(读“欧米加”)分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表示人的一生有始有终,有生必有死。
  这回是我第二次见到这两个字母的排列,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不在墓碑上,而是镶嵌在教堂高高的墙体上,具有普遍世界的意义。它不仅仅涉及人的生死。那么,德国人为什么不用德文字母,而用希腊字母呢?因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或源头。
  真巧,在教堂对面有所职业学校,附近站着一位约莫70岁的老人。我走过去问话,为的是进一步证实我对两个字母的理解:“请原谅,打扰了。我想问问,墙体这两个希腊字母表示什么?”
  “宇宙万物,有始有终。”德国老人回答。
  回答得好!我百分之百地满意。
  这是个“世界哲学”课题,涉及世界的本根。追问它构成了东西古代哲学的起源。
  就是说,宇宙(包括已有的星座、太阳和银河系……)也有个起源和终结,也有个生与死的问题,更何况人乎?
  死的问题受到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特别关注,形成了一个跨科学的综合课题。死亡学成了一门学问。
  但“家学”这门学问却包含了“死亡学”。
  孔子有句名言说:“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人对“生”的问题都难以完全知晓,也不能完全解决,又何必去对“死”求得认知和解决呢?
  我不完全赞同这个命题。
  故有人提出一个相反但相辅相成的命题:
  “未知死,焉知生。”
  我双手赞成把以上两个命题合在一起,这样才完整,形成了一个金币的两面。
  所以,“家学”包括两大内容:
  1、 知生; 
  2、 知死。
  屋和家庭是生的内容。当然还有人与机器的关系。西方工业文明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非常微妙、复杂。
  关于死,我们知道多少?先进的电脑能帮我们解答死吗?
  自孔子、庄子和柏拉图以来,两三千年过去了,人类文明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人对死亡的本质的理解有大的突破吗?我看没有。
  有些动物对死亡有种预感,一旦预感到生命的终结即将来临,它们就走进洞里,躺下来,等待死亡的到来(大象便是这样)。
  死比生更基本。
  生是短暂的(不过七八十年),死却是永恒。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死才是确定的。
  战争可以夺走一切:屋、家庭、学校、财产、城市、剧院……却夺不走我们的死。
  《列子》曰:“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人死即为“归”。归即鬼。
  《韩诗外传》说:“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膏归于露,毛归于草,呼吸之气复归于人。”
  想像力多丰富啊!
  人死后回归大自然多么对口,多么具体啊!
  如此彻底,最后的回归才是真正地回到了老家,才是真正复归。因为我们来自天、地、水、泽、雷、风、日月、木、山、石、露、草……
  人生之旅,一始一终,A→Ω画出了一个全圆,是头尾相衔接的一次哲学活动。
  人活在尘世犹如在旅途上的行人,而人之死像回归家的归人——这才是“家”的一层最深涵义。
  在古代世界有些地方(比如南美),埋葬死者的方式是把S状的尸体装进一个大陶罐。之所以要把尸体弄成S状,因为原先胎儿在母亲子宫里正是这种姿势。这又是回归,回家——这是在胚胎学层面上的回家,也很有哲学味。
  看来“家学”无非是由两部分或两大篇组成的:
  生,死。
  中国古有说:生寄,死归。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自我懂事以来,四十多年,我在人生旅途中,只要遇上什么不幸遭际,便会想起这八个汉字,从而会  得到相当多的宽慰和解脱。
  关键是“寄”这个字。
  这是一个字的人生哲学,也涵盖了“死亡学”。
  寄是暂时(临时)寄存的意思。
  在空港、火车站和大的超市都有行李或物品寄存处,时间有限,时间一到,东西要取走。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光景,我们处境的实质也是一个“寄”字。
  死,便是暂时寄存(寄托)宣告终结,物件被取走(绝大多数是带有强制性质)。尽管你不愿意,也不能再寄放。一天也不能。
  当年人出生,开始寄存,呱呱落地,啼哭不止,表示不愿意来到尘世受苦受难;死亡将至,人又不愿回归。一头一尾,都是不情愿。
  所以死亡(回家)又叫“物归原主”。
  生是短暂的,临时性的,即便你活过了98岁。
  死才是无限的,永恒的。
  98岁比无穷大,依旧是零。
  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回归到永恒,那里才是我们最后的“家”。这才是“家”这个词的最终意义,形而上的意义。
  在生的一切困难、悲苦和不幸,我们不仅要咬咬牙挺过去,还要加以咀嚼和肯定。
  生是一条完整的地毯。光暗、苦乐是编织物的经线和纬线。否定了暗,光怎能成立?
  我们不妨学会大潇洒,把“生”看成是一次“旅游”。
  生是潇洒走一回。多经历些,多感受些,多体认些,其中包括痛苦和不幸。到时候,我们便满载而归,踏上归路或回程。
  以上只是有关生的“旅游说”。
   的确,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个代理人去办理。比如李董事长太忙,不能赴青岛去参加某公司的庆典,只好委派他的高级助手前去。但死亡却不能找代理人,要本人亲自去死。
  死亡本身是缄默不语的,却十分坚决,一点也没有!因为死亡不开价。
  死在人类的语言之外。
  人类语言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范围,死亡刚好超越了人的语言范围,所以死亡是人无法理解的。
  三年前,我参加岳母追悼会。结束时,工作人员把遗体用四轮车推走,我们子女缓缓地尾随其后。
  来到转弯处,立了一块牌子:“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一律止步!”
  我们无奈地站住了。车子把遗体推进一条呈S形的通道。
  它通往何处?
  我们活着的人不知道。我们说不清,也说不出。S形通道的那一头究竟是什么地方,我们无从知晓。
  我要称赞火葬场建筑师设计的那条神秘兮兮的呈S形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辆推车通行。单行道,有去无回。
  要害是S形加上单行道。作为一个符号,它是绝顶了!
  这位建筑师一定吃透了死亡的哲学涵义。
  如果把通道建成笔直的,让活着的人一眼看清那一头,便是个最大的败笔!
  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通过那条呈S形的窄窄的单行道回到自己的老家。
  因为原先我们来自永恒,尘世之旅结束,又回到永恒。
  哦,那条S形的单行通道!
  对它,我们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人生生死两茫茫。。。

后一篇:有时快乐就这么简单

评论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人生生死两茫茫。。。

    后一篇 >有时快乐就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