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美文

美文 > 杂文随笔 >

强化对精准扶贫的监督

从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地深度贫苦地区四川省布拖县,到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陕西省柞水县,再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滑县,不一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一样的脱贫攻坚干劲。1月9日,三县的县委书记来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中外记者讲述了各自鲜活而真实的扶贫攻坚故事和经验,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扎实举措。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实现了7亿多人脱离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脱贫成就。(光明日报2018年1月10日)
习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因人因地施策至关重要,基层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要突出“地方特色”,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找准适合当地的办法和发展思路,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基层党员干部要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群众的困难原因,群众的期盼,建立准确的困难群众档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要开展市场调查,找准发展的方向。要掌握当地的特点和优势,找出制约发展的劣势;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深入调研,发掘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扶贫方案,为扶贫工作打下基础。要强化对“精准扶贫”的监督力度。此前,个别地方“数字脱贫”“表格脱贫”“被脱贫”以及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地方没有把扶贫资金用到真正的贫困群众身上,以致扶贫效果被打了折扣。在2018年这个“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里,必须要加大监察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强化执纪问责,细化资金监管,切实保障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文/周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