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优秀的人,越早想明白这8件事
时间:2017-10-05 22:20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作者:李小墨
做公众号之后,我经常会收到粉丝提问。
很多问题答过就忘了,但一年前的一个提问,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地想起。
那个粉丝的问题其实稀疏平常,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年龄。
他问我,他应该继续工作,还是辞职考研?
问题是,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按照年龄算,他上小学的时候,我还没学会走路。
到底是什么让他的心智如此晚熟,以至于到了而立之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是因为认知,是因为对某些基础问题的认知模糊不清。
蔡垒磊在新书《认知突围》里说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
他也经常从公众号后台收到粉丝提问,他发现这些提问虽然五花八门,但总是有许多共性,总是指向一些基础的概念。
他认为:
回顾我遇到的那些迷茫的提问者,无论是面临情感抉择还是人生规划,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遇到问题习惯问别人怎么办,而不是问自己怎么办。
他们身体成年了,心理却依然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他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给他指条道,寄希望于别人能提供一条可以直接复制模仿的生活路径;
寄希望于别人能给他一个清晰的、现成的、能解决他生活问题的快捷方案。
他们就像巨婴一样,无法独立地思考,无法坚定地做选择,无法清晰地评估风险和机会。
一些基础认知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就永远都是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但生活不会一直允许他们当一个茫然无措的孩子。
25岁大多数人已经大学毕业并工作一两年了,25岁之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迷茫,25岁之后有些事情拎不清,社会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早已成年却依然茫然的人,需要一场认知突围。
而这些认知最好在25岁之前,就建立起来。
告诉你,的人如何分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赢在起跑线”成了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
可是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个很大的问题,它让人产生有种错觉,误以为人生有一条既定的跑道。
高考以前,某种意义上,我们和同龄人确实很像在一条跑道上。
一群人按部就班地读完幼儿园读小学,读完小学读中学,在这个阶段,你很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只要努力争上游就好,不需要做什么选择。
迷茫通常是从高考后报志愿开始的,从那一刻开始,人生的选项就不断地递到你的手里:
去哪个城市?报哪个专业?选择哪个大学?读完本科要不要继续深造?
回三线城市的老家还是待在大城市发展?工作要选择什么行业?哪个公司是更好的平台?
和谁度过一生?要不要分手?要不要跳槽?什么时候买房?在哪儿买房……
我们和同龄人浩浩荡荡地一同出发,然后在分岔路口奔跑着散开。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人生并不存在一条既定跑道,真实的人生是一个小径分叉的花园。
每个人都需要去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风景,根本无法像跑道一样简单地比拼出输赢。
所以,人生的成功并不是比别人成功,而是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人生。
彻底想明白这一点有什么好处?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再把自己和其他人放在一个假象的跑道上比较输赢。
你最关心的不再是所谓的跑赢人生,而是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到到达那个地方的路径。
你会一头扎进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环顾左右,整天因为谁谁赚得比较多,谁谁混得比我好而焦虑。
你会专注地做属于自己的事情,不再羡慕也不再盲从。
不再因为别人出国而出国,因为别人考研而考研,因为别人跳槽而跳槽,因为别人考公务员而考公务员。
你会开始追随你自己。
人们对年龄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活得长,见识就长,懂得就多。
年长的人喜欢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可是我一直觉得,阅历并不是由年龄决定,而是由生活的密度决定的。
就像《认知突围》里说的:
当记者的时候,这种体会特别深,那个时候经常一天不止跑一条新闻。
上午去的地方、接触的人、采访的新闻事件和下午可能完全不同,生活事件密集地发生,以至于过了一天像过了好几天。
我也迅速地沉稳练达起来,那段时间是我毕业后最快的时期,我甚至觉得一年的记者阅历顶得上其他人的五年。
后来转行过起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生活仿佛从干饭变成了稀粥。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终有一死,这是命定的结局,死亡一旦来临,所有得到的最终都会失去。
所以重要的根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过程就是奖励。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体验,是选择一成不变地过一生,还是在短暂的一生里,尽可能地看更多风景、认识更多有趣的人、经历更多的不同的事?
至少相比安稳,我更想要体验更多。
人生观是指导我们的人生选择的底层代码。
我毕业之后去报社当记者,之后辞职进入新媒体,接着辞职开始自由职业,我很少觉得迷茫。
因为只要想清楚了要如何度过这一生,面临形形色色选择的时候,我心里就和明镜似的。
同时还会获得一种不计得失、不畏虎狼的:
反正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我尽情体验就好了,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
实现财务自由应该是每个人的。
可是怎么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呢?
很残酷的真相是,除了少数高薪群体,大多数上班族靠每个月的死工资,根本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对于金钱也需要认知突围。
《认知突围》的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金钱,普通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本本身带来的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权分红、版税收入等等;
另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劳动换来的报酬,一旦停工就没有收入。
财务自由指的不是钱够用,而是指长期不劳动换取报酬,也充裕。
财务自由的“自由”意味着不需要为了工资而工作,不再被工资捆绑。
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乐意却又无可奈何要做的事。
靠停工就没收入的劳动性收入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的。
所以在金钱方面,25岁之后要努力慢慢从纯劳动性收入,过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资产性收入实现财务自由。
25岁之后,除了升职加薪,还要学会投资理财。
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经常拿一些好吃好玩的讨好同学。
结果他有好吃好玩东西的时候,大家围着他转,一旦他没有好吃好玩的,大家对他就一下子冷了下来。
而另外一个同学学习好、有什么难题问题问他,一准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虽然从未试着去讨好同学,大家却都喜欢和他玩。
类似这样的情况,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
以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隐约觉得这两种人社交效率完全不同,却没有清晰的思路说出两者的区别。
《认知突围》作者的分析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他沿用了资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的概念,把人缘分为资产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需要时刻维持在劳动状态,也就是得一直处于施恩状态。
他在大部分情况下十分被动,所维系的关系也十分脆弱。
看似拥有许多人缘,可是一旦他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停止施恩,前期的积累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资产性人缘建立在个人的吸引力,来自于潜在的受益期望,哪怕你什么恩惠也不施,仍然有好人缘在。
这种资产,可以是财富、权力、名气、美貌,也可以是才华、品味、性格魅力、甚至有趣程度。
资产性人缘,人人都想跟你建立关系、交换资源,和不和一个人“建交”,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除了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资产性人缘需要前期积累。
25岁之后要慢慢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靠自己的个人价值吸引资产性人缘,成为别人想认识的人。
不能一直是一个不起眼、不重要的边缘人,总靠施恩维系人脉,总是抬着头仰望优质人脉。
在其他人焦头烂额找工作的时候,永远有一群人不愁工作。
他们在职的时候是公司的重用对象,一离职,猎头挤破头地给他打电话。
是什么让他们在雇佣市场取得主动地位?
是稀缺性,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认知突围》的作者问了一个问题,环卫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对城市来说又极其重要,为什么他们的收入如此之低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报酬,不是按劳动的辛苦程度来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来算的。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我们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来拿报酬的。
环卫工人的工作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就是工作内容辛苦、工作性质重要,也无法拿到高报酬。
重要和稀缺是两回事,辛苦程度和创造的价值也不一定成正比。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以稀为贵。所以想找到高报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炼稀缺的能力。
在能力发育的过程中,永远问自己:我是否掌握了一般人不会的技能?
横向上,看一下哪个领域,缺口大,就业人员少?
选门槛高、可替代性弱、经验值钱的专业学。
比如当医生,随着积累,经验会非常值钱,可是如果是办公室文员,经验就不太值钱,稍微一两年就是天花板。
纵向看,同样的技能,我是否比别人专研得更深、完成得更有效率?
烂大街的“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当然比不上“可以用英语流利地交流”;
折腾一晚上只能做个平平无奇的PPT当然比不上一个小时就能做出让人惊艳的PPT。
纵向的稀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职场里总是有一群爱横向比较、爱计较的人:
同事偷懒,我为什么不能偷懒,同事拖拉,我为什么不能拖拉?
一个办公室上班,凭什么我多做事?
这不公平,老板就给我这么多工资,我为什么要多做事?
拿固定的工资,少做点事,我就是占了老板的便宜了。
这是一种格局特别小的精明,当你发现同事里都是这样的老油条,最好赶紧离开这个公司。
这种对价值的计算实在太目光短浅。
《认知突围》认为,很多人把工作当成计件奖赏、计时奖赏,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折合方式。
格局大的人,不会这样算,格局大的人着眼于自己的成长,着眼于自己的能力发育。
那种和同事和老板看似精明的斗智斗勇,其实是职场的慢性自杀。
据说,现在每个人一辈子平均要换8-10份工作,也就是你已经很难在一个公司待一辈子。
每个公司都只是你成长的一个阶段,请尽可能地从每一份工作里汲取养分,尽可能地成长,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
《认知突围》的作者蔡垒磊问过很多人:“你认为自己懒吗?”
结果90%都认为自己懒,认为自己懒,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我可以变得更好,只不过我懒。
他认为,懒的根源其实也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就拿学习来说,因为认知不足,所以搞不清楚学习有什么用;
所以看不清接受教育和未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强联系,所以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听过一句反鸡汤的语录:别老说减肥减肥,说得好像你瘦下来就不丑了。
关于懒,《认知突围》也说了一句反鸡汤:别老说自己懒,老把什么都归结为自己懒,说的好像勤快就能怎么样似的。
“懒”更像一块遮羞布,就像一些差生的家长喜欢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懒,不肯用功。”
所以就算孩子只考了十几分,也仍然可以继续当一个聪明的孩子。
孩子到底聪不聪明,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孩子接下来的人生,都要为不肯用功承担后果。
因为懒、不肯用功所以学习差,听起来比很用功但还是学习差,似乎更体面一些。
所以懒成了最好的遮羞布,如果扯掉这块遮羞布,真实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5岁之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迷茫,25岁之后有些事情拎不清,社会对你就不会那么宽容了。
这些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