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恋爱中大多是男追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男女情感
时间:2016-12-29 11:11 来源:www.xfmw.cn 作者:落叶 点击:次
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什么恋爱中大多是男追女?
作者:卢安迪
夫唱妇随、生儿育女的家庭制度,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基石,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制度似乎都不堪设想。但假如我们千万年来实行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我们也会觉得家庭制度是异想天开。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客观的原因,使家庭制度比其他制度优越呢?
人类社会制度的绝大部分灾难,都是源于所谓“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当一项资源属于“全民共有”的时候,便没有人有动机去爱惜它,结果使它受到过度消耗和糟蹋。苏联的房屋短短几年就变得残破不堪,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有家庭制度前,人们以“多夫多妻”的杂交方式繁殖后代,生出来的孩子属于全社会,但这也相当于不属于任何人(柏拉图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养育每个孩子的成本都由全民分担,因此产生了“公地悲剧”,导致孩子的过量生产(overproduction)。于是人们逐渐发展出婚姻制度,由每个家庭负责抚养自己的孩子,以控制人口数量,并让每个孩子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女子跟多个男子交配,在拥有现代科技前,将难以判断谁是孩子的父亲,这会为抚养权责的私有化增添困难。但只要一女只侍一夫,即使一夫多妻,仍可确定孩子双亲的身份。可能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何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都把女性的忠贞看得比男性的专一更重要。当然,本文无意评论这些观念的优劣,而是分析其成因。
如何避免出轨?
要建立稳健的家庭制度,还需防止夫妇“出轨”的情况(否则仍会出现不知孩子父亲是谁的问题!)。当年柬埔寨的共产政权为成年男女强行配对,结果政权倒台后出现了大量婚外情和离婚。在自由恋爱的社会中,通常由男方主动追求女方。事实上,这个机制的好处是会产生较稳定的婚姻组合。为什么呢?
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个简化的“男追女”模型。假设社会中有n个男人、n个女人。每人对于所有异性有一个偏好次序(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他们用以下方式配对:
每个男人追求自己最喜欢的女人。每个女人在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选择最喜欢的男人为男朋友。
在第1轮找不到女朋友的男人,追求自己第二喜欢的女人。每个女人在现任男朋友和正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选择最喜欢的男人为男朋友(如果此人不是现任男朋友,则甩掉现任男朋友)。
在第2轮找不到女朋友(或被女朋友甩掉)的男人,在自己还未追求过的女人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女人追求。每个女人在现任男朋友和正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选择最喜欢的男人为男朋友(如果此人不是现任男朋友,则甩掉现任男朋友)。 如此类推,所有人都会在有限时间内找到男/女朋友。此时,每对男女朋友都结婚。
我们可以证明,这个机制可防止任何已婚男女私奔:假设男人A和女人B要私奔,那么A喜欢B多于自己的妻子C,而B喜欢A多于自己的丈夫D。但根据上述机制,A在追求C之前,必定追求过B:如果当时B选了A为男朋友,随后不可能甩掉A而跟自己更不喜欢的男人(包括D)拍拖和结婚;如果当时B拒绝了A,这代表B有了一个比A更喜欢的男友,随后更不可能跟D拍拖和结婚。综上所述,如果有任何男女要私奔,逻辑上必会出现矛盾。
2012年,Lloyd Shapley和 Alvin Roth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Shapley和当时已故的David Gale在1962年首次证明“男追女”机制会产生稳定的(即不存在私奔的)婚姻组合,而Roth则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其他各种事情上,包括实习医生与医院的配对、学生与公立学校的配对、器官捐赠者与病人的配对,造福社会。 本文由80后励志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地址: http://www.201980.com/zhupao80/wenti/15413.html (责任编辑:admin) |